检出率最高超过40%!12万癌症患者大型分析,常见的PIK3CA突变该怎么治疗?

2022
07/24

+
分享
评论
基因药物汇
A-
A+

PIK3CA的致病性突变将导致PI3K持续激活,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一种在癌症中检出率达到10%以上、部分癌种可以达到40%以上的突变,对于靶向治疗的研究与发展的意义有多大?

为了更好地分析某类突变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当中的驱动作用,研究者们会做一些大型的、全面的分析统计。在2022年ASCO大会上,一项针对PIK3CA激活突变的统计分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这项分析统计了来自121221位癌症患者的136096个样本,样本量非常大。最终,12%的样本以及12%的患者检测到了PIK3CA的改变。这说明,作为一种泛癌种的致癌驱动因素,PIK3CA的与近12%的癌症相关。

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子宫内膜癌(413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44%存在PIK3CA改变)、肛门癌(286例中的35%)、乳腺癌(14218例中的35%)、宫颈癌(761例中的27%)和结直肠癌(3743例中的20%。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针对这个靶点或与其相关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意义非常大。

患者数量多、癌症类型也多,但是目前临床上已经获批的PI3K抑制剂却并不多。有两款PI3Kδ抑制剂Idelalisib(Zydelig)Umbralisib(UKONIQ),是淋巴瘤及白血病的靶向治疗药物;以及一款PI3K抑制剂阿培利司(Alpelisib),获批了乳腺癌的适应症。

PI3K抑制剂,对应的是PIK3CA基因突变导致的癌症。这个靶点的药不多,但是患者非常多,而且不是很好治。PIK3CA突变是最常见的致癌突变类型之一,在包括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在内的难治肿瘤当中发生率尤其高。

不过好在,临床对PIK3CA这一突变比较重视,有许多在研的药物,这部分患者完全有机会寻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临床试验项目。接下来,基因药物汇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PIK3CA基因以及PI3K抑制剂,还有其它能够用于治疗PIK3CA突变患者的靶向药物吧。

  PIK3CA基因是什么?

PIK3CA基因突变存在于大约30%的乳腺癌、25%的子宫内膜癌、15%的结肠癌、10%的卵巢癌以及5%的肺癌当中,是一种泛癌种的致癌突变。

PIK3CA基因编码合成p110α蛋白,p110α蛋白是PI3K酶的一个亚基(一个组成部分)。PIK3CA的致病性突变将导致PI3K持续激活,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从细胞内部信号传递的角度来说,PI3K也位于一个“枢纽”的地位。

它的上游是EGFR(又叫HER1)和HER2,因此存在PIK3CA突变的患者可能会对部分EGFR抑制剂及HER2抑制剂耐药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污染源在下游,却只治理上游;那么即使上游把水流清理得很干净,经过下游的污染源之后,最终流出来的水仍然是被污染了的。

     它的下游则是PI3K-AKT-mTOR这整个通路。PI3K-AKT-mTOR通路的异常比单独的PIK3CA基因突变更加常见,造成的癌症类型更广泛。

这样的功能特点,让PI3K抑制剂承载了很多癌症患者的期望。

三款已经上市的PI3K抑制剂有什么适应症?

目前已经上市的PI3K抑制剂有三款,其中两款的适应症主要为血液系统肿瘤,另一款针对的适应症是实体瘤当中的乳腺癌。

阿培利司(Alpelisib)

2019年5月24日,FDA批准Piqray (alpelisib,代号BYL719)与氟维司群联合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具有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 + / HER2-),已基于内分泌治疗的经基因检测证实存在PIK3CA突变,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男性和女性。

Piqray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批用于这部分乳腺癌患者的靶向药。

Idelalisib(Zydelig)

Idelalisib获批的适应症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滤泡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F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一些研究也认为,这款药物有预防脑转移的效果。

Umbralisib(UKONIQ)

Umbralisib是一款今年年初刚刚获批的新药,FDA于2月5日加速批准了其边缘区淋巴瘤及滤泡性淋巴瘤的适应症。

Umbralisib是一款PI3Kδ与CK1-ε双靶点抑制剂,曾经在边缘区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两个适应症上获得孤儿药称号,并在边缘区淋巴瘤适应症获得了突破性疗法指定。

除了PI3K抑制剂,患者还可以选择什么药物?

说回前面那个“污染治理”的例子。污染源在下游却去治理上游对于最终的水质没有任何益处,但是如果污染源在上游、治理位置在下游,那么最终得到的水体仍然可以是干净的——这说明,AKT抑制剂以及mTOR抑制剂,仍然是有希望用于PIK3CA基因突变的患者的!

mTOR抑制剂中,依维莫司(Everolimus)获批用于治疗乳腺癌、胰腺癌和肾癌,替西罗莫司(Temsirolimus)获批了肾癌的适应症。

而且这两个靶点的在研新药也有很多,AKT更是被部分投资者视作“下一个金矿”,必定会受到众多药企的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PIK3CA,基因突变,抑制剂,适应症,癌症,分析,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