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后,争取让患者尽快接受治疗,尽可能彻底地控制精神病性症状,会为患者实现后续的康复、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创造更多的机会。
近期,我科医生收到一则求助信息:医生您好!我儿子今年21岁,高中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4年前他病了,总是说脑子里有人和他说话,胡言乱语的,在家就经常发呆,自说自话,有时还会打我和他爸爸,精神科的专家给他诊断“精神分裂症”,建议服用叫奥氮平和阿立哌唑的药,吃了之后好了一阵又发作了。现在每天要吃5粒药,还不能治好他的病,他还年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请你们帮帮我。谢谢!
考虑到作为父母面对孩子患病后的着急、担忧和无助的心情,也由于精神分裂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和未知的,面对未知和不确定,人们产生焦虑的情绪在所难免。希望通过下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广大家属了解这种疾病,获取一些应对疾病的方式!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变异性很大的疾病,患者不管是在症状表现、对治疗的反应还是在长期预后方面,个体间的差异都相对较大。因此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后,争取让患者尽快接受治疗,尽可能彻底地控制精神病性症状,会为患者实现后续的康复、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创造更多的机会。大量研究显示,在给予患者合适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社会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者重新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常见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社交技能、生活自理技能、药品自我管理技能、运动技能、心理自我调节技能等,通过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变得自信阳光、积极向上、自律主动,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虽然现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是仍然有近30%的人群对药物治疗反应欠佳甚至无效,这导致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增加医疗费用,并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这部分患者一般病程在3年以上,药物无法控制病情且反复发作,频次相较以往更高,这时候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此为精神分裂症的第二治疗阶段。
提到外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电影里面那些触目惊心的开颅手术,其实不然,在现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精神外科手术早已发展为微创手术——脑立体定向下微创神经调控术,也叫作脑立体定向技术,目前已发展至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
通过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的患者,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药物敏感度,一般术后服药量仅为术前的1/3,用药量的减少意味着药物副作用也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其次就是控制患者复杂的精神症状(如脾气暴躁、妄想多疑、胡言乱语、幻听幻视等),患者精神状态恢复,各种稀奇古怪的举动自然也就不会再出现,最后对于自知力缺失的患者,术后患者自知力明显恢复,能主动配合接受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