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应该是家长们带养孩子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转奶又是每个妈妈必定会面临的情况,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都会遇到转奶的问题。
喂养应该是家长们带养孩子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转奶又是每个妈妈必定会面临的情况,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都会遇到转奶的问题。
网上搜一搜「转奶」,有很多主流的观点认为转奶一定要循序渐进,一点点的增加,甚至还给宝妈列出了一张详细的“转奶攻略表”:
间隔转奶法
混合转奶法
宝妈看了直呼“记不住”!
可是,也有母乳专家表示:转奶根本不用那么复杂。我们查了很多专业育儿网站的资料,包括美国儿科学、babycenter,关于“转奶”的建议非常少。这就表示,人家根本不觉得“转奶”是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只有香港卫生署倒是有一些转奶小建议,简单来说就是,不推荐因为小问题而转奶。如果不得不转奶的话,有几点要注意:
1、6月内宝宝不建议饮用高段位的奶粉
2、6-12个月宝宝可以继续使用1段奶粉
3、1岁以上宝宝可以直接饮用鲜奶
4、不建议两种奶粉混合冲泡,尤其是冲调方式不一样的奶粉。
5、转奶后出现的大便次数、质地有所改变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心。
看了这两种几乎不一样的“转奶攻略”,究竟哪一个才是最靠谱呢?
这两种转奶方法都可以
关键是“因人而异”
如果你的宝宝是个易养型的娃,尝试转奶的时候不拒奶,并且没什么过敏或者不耐受的反应。那么宝妈无需对照网上的转奶攻略,就可以直接转。
除了这些“天使宝宝”之外,敏感高需求宝宝如何转奶呢?
母乳换配方奶或牛奶
建议每天先添加一次配方奶或鲜奶(1岁以上)。并且可以按照间隔喂奶法,量少慢慢来,逐渐增加顿数。等宝宝适应配方奶或鲜奶后,考虑混合喂养或断母乳。
同品牌不同段数之间转换
由于同品牌奶源一样,冲调比例也相同,如果宝宝是完全不能接受新奶粉,可以选择每顿配方奶按比例混合的方法。随着时间推移,新阶段配方比例逐渐上升,逐渐取代旧阶段配方。
不同品牌奶粉之间转奶
换不同品牌配方奶或特殊配方时,由于不同配方奶奶源产地不同,冲调比例也不同,不建议进行混合冲调。建议每天先添加一顿新配方,逐渐增加新配方顿数,转换新配方。
不管是哪一种混合转奶,家长不需要刻意记每天哪一餐更换,只要在宝宝心情好的时候尝试,慢慢增加餐数就好。
“转奶”后通常有哪些不适应的情况?
每个宝宝的气质类型、肠道状态、过敏体质与转奶会有不同的反应。难养型的宝宝对饮食、环境等要求非常高。
肠道敏感、过敏性体质的宝宝在转奶期间,由于母乳和配方奶或鲜奶成分有所不同,宝宝尝试转奶时容易出现不适应,主要表现为:
吐奶加重或呕吐、拒奶;
皮肤出疹,喝完新配方奶会出现口周皮肤发红出疹,原有湿疹加重或全身皮肤风团样荨麻疹;
腹泻,排便次数增多,性状变稀、有时会有便中带血;
烦躁、睡眠不安;
体重增长不理想等反应。
转奶后出现异常了要怎么办?
状况出现之前,家长可以先做好预案。宝宝本来容易出现皮疹和吐奶、腹泻,考虑先选择适度水解配方奶粉,量少尝试。宝宝没有明显反应逐渐加量,适应后也可以按转奶方法逐渐换普通配方。
转适度水解配方后,宝宝湿疹、呕吐、腹泻加重则需要暂停转奶,就诊按医嘱更换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不建议家长自行帮宝宝频繁更换不同品牌的配方奶粉,以至于加重宝宝肠道不耐受表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般宝宝转奶2周时间过度到新奶粉或鲜奶(1岁以后),如果宝宝转奶有些不适应可以适当延长转奶时间,母乳或原配方预留足够,观察宝宝一般状况和排便、皮疹表现,宝宝逐渐适应全部换到新配方。
虽然,对于“转奶”我们找不到比较权威科学的证据,但也不代表可以一刀切直接转。不同的奶制品过敏几率还不一样,每个宝宝耐受程度也不一样。换哪种奶不会过敏,完全是凭运气,靠尝试。针对宝宝个体差异,选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转奶既是“玄学”也是“科学”!关键还是看你家是易养型的天使宝宝,还是敏感的不耐受宝宝。
免责声明:
*本文配图源自网络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