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这里是每周心评论。近期,EACVI/ESC发布关于原生瓣膜反流的多模态影像学评估的立场文件,文件中对主动脉瓣反流、肺动脉瓣反流、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均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指导。本期《心闻周刊》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冯沅教授,基于该立场文件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6篇临床研究,6条行业资讯,同时特别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冯沅教授,对多模态影像在瓣膜反流中的一些看法和应用的相关话题进行深入地解读与探讨。
“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
中国左心耳封堵术成功率高达97.9%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一种非药物治疗策略。5月31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陶凌教授等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RECORD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经皮左心耳封堵成功率高,围术期并发症和短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患者预后与各医疗中心的年手术量有明显关联。
该研究于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连续纳入中国39个医疗中心3096例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69岁,均属于高卒中风险、中-高出血风险人群。手术成功率为97.9%。随访30天,由死亡、卒中、体循环栓塞组成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0.52%,危及生命的出血或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23%。此外,手术成功率及30天血栓和出血事件与麻醉类型、影像指导模式、是否联合消融无显著关联。与年手术量<40例的医疗中心相比,年手术量≥40例的医疗中心的左心耳封堵术成功率更高,而危及生命的出血或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无创CMR监测心脏移植排异反应的可行性更高
一直以来,心内膜心肌活检(EMB)是监测心脏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CAR)的“金标准”。然而,5月27日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在原位心脏移植后的第一年,相比传统的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脏磁共振(CMR)监测心脏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研究纳入106名参与者,进行了401次CMR检测和354次心内膜心肌活检,40名心脏移植者被随机分配到CMR组或EMB组。结果显示,基于CMR的多参数评估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的T1或T2参数CMR图谱。两组发生高等级排斥的患者数量、免疫抑制要求、肾功能和死亡率均相似,但CMR组的住院率(45% vs. 90%,P=0.006)和感染率(35% vs. 70%,P=0.019)较低。
血栓素生成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相关
6月1日,JACC发表研究结果提示,全身性血栓素生成是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无关。研究纳入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3044名参与者,中位随访11.9年,通过量化血栓素B2的稳定代谢物(TXB2-M)来测量全身血栓素A2(TXA2)的生成。服用阿司匹林的参与者中位血栓素B2代谢物水平低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参与者。研究发现,无论是否使用阿司匹林,血栓素B2代谢物与全因死亡率(HR=1.96,P<0.0001)和心血管死亡率(HR=2.41,P<0.0001)显著相关。在2353名无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中,血栓素B2代谢物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参与者的心血管死亡相关(HR=3.04),而阿司匹林的使用与血栓素B2代谢物水平低但未升高的患者全因死亡率相关(HR=1.46)。
CHD患者总体癌症风险高23%
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生存率不断提高与获得性疾病风险的增加有关。5月29日,《柳叶刀》子刊发表的一项来自瑞典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CHD患者的癌症风险总体增加23%。
研究纳入瑞典健康登记处出生于1930年至2017年间的89,542名诊断为CHD的患者,以及890,472名按出生年份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CHD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8.8年,对照组为61.3年。结果发现,CHD组和对照组癌症发生比例分别为4.5%和4.0%。与对照组相比,CHD患者的总体癌症风险为1.23(95%CI:1.19~1.27),在排除有综合征和器官移植的患者后风险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较高。在所有出生队列中,最年轻的CHD患者具有最高的风险(HR=3.21,95%CI:2.90~3.56)。在出生后第一年接受心脏手术的CHD患者的癌症风险几乎是对照组的2倍(HR=1.83,95%CI:1.32~2.54)。这可能表明早期胸腺切除术或心脏手术期间胸骨切除术对胸腺的损害非常重要。进一步的研究对于研究可能与这一脆弱患者群体的癌症相关的其他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CPET与PCI的疗效是否有关?
5月26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ORBITA试验亚组研究结果显示,心肺运动试验 (CPET)参数与心绞痛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有关,但只有氧脉冲平台才能检测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研究纳入ORBITA试验中195名具有CPET数据的严重单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PCI组或安慰剂组。随访6周,在CPET期间观察到氧脉冲平台期的患者DSE评分更高(+0.82 segments,P=0.0068),且血流储备分数更低(-0.07,P=0.11)。在较低的氧脉冲斜率处,相较于安慰剂对照组,PCI对DSE评分和西雅图心绞痛物理限制评分有显著改善。受损的峰值VO2、VE/VCO2斜率、峰值氧脉冲和摄氧效率斜率与较重的心绞痛症状显著相关,但与缺血程度或预测PCI的疗效无关。
hapln1与心脏再生相关
非哺乳动物斑马鱼具有较高的先天心脏再生能力,了解自然界中心脏再生如何发生,有助于预防或治疗心衰。6月2日,Circul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以hapln1a和hapln1b的表达为标志的特定心外膜细胞簇与心脏再生的相关性最强,诱导hapln1表达的细胞基因缺失或hapln1b的基因失活,将破坏心肌细胞增殖并抑制心脏再生。表达hapln1的心外膜细胞出现在幼年期,是引导心室壁成熟的聚焦心肌细胞扩张事件所必需的。
“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
近日,《中华高血压杂志》发表国内首部《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α受体阻滞剂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群的健康,近日,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发布了《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
6月1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共识,强调心力衰竭是一种未被重视的糖尿病并发症。
近日,Axon Therapies在2022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协会年会上公布其产品Satera的REBALANCE-HF研究早期结果,并同时发布在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上。
近日,EuroPCR 2022大会上报道了全身栓塞保护装置Captis的首次人体研究结果,证明了Captis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可降低左心手术中潜在的卒中和其它并发症状。
近日,首个选择性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Mavacamten,获得美国FDA批准治疗NYHA Ⅱ~Ⅲ级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以改善心功能和症状。
“每周心评论”内容概要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这里是每周心评论。近期,EACVI/ESC发布关于原生瓣膜反流的多模态影像学评估的立场文件,文件中对主动脉瓣反流、肺动脉瓣反流、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均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指导。本期《心闻周刊》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冯沅教授,基于该立场文件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