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从2008年的6.48%提升至2020年的23.15%,对于健康、医疗的科普需求也日趋提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等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增加全社会健康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推进健康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
01假科普、假专家层出不穷
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从2008年的6.48%提升至2020年的23.15%,对于健康、医疗的科普需求也日趋提升。
虽然不乏优质的健康科普作品面世,也不缺优秀的医生、专家大V用社交平台、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进行相关科普,但近年来,“假科普”的文章、视频频繁出现,。这些文章往往充斥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
例如前日流传很广的“牛奶以及奶制品致癌”的说法,其中就引用了一篇名为《中国成年人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相关》的论文,似乎让这一说法有了“科学”佐证。
这项研究是针对中国人群进行的,它对50万中国人进行了长达11年的跟踪调查。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风险呈显著性正相关——经常食用乳制品的人癌症总体发病风险较高。虽然在研究数据中同样提及喝牛奶对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好处,但在某些“专家”的春秋笔法之下,研究结果就只余下一条“牛奶以及奶制品致癌”。
02《意见》出台后,健康科普将被严格监管
《意见》文中,对于健康科普知识提出了五个必要条件: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符合伦理规范;
二、内容准确,没有事实、表述和评判上的错误,有可靠的科学证据(遵循循证原则),符合现代医学进展与共识;
三、主题契合公众关切的健康问题,语言与文字通俗易懂,表现形式易于公众理解、接受、参与;
四、基本要素齐备,有明确的来源、作者、发布时间、适用人群等;
五、不得含有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封建迷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淫秽、色情、暴力等违法信息。
而对于健康科普内容,《意见》中同样提出了相关要求
一、普及卫生健康相关法规与政策,提升公众维护他人健康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普及科学健康观,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共同应对健康问题;
三、普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知识,推动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四、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应急避险等必备技能,自觉维护自身健康;
五、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