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局麻药的理化性质、活性与效力的关系

2022
06/20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对于指定的局麻药,pKa越低,脂溶性越高,越容易通过细胞膜,起效越迅速。穿过细胞膜进入轴浆后,非解离和其解离形式的平衡重新建立。

本文由“麻醉MedicalGroup"授权转载

临床工作中,有多种局麻药可选择。然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些时候可能分不清楚。

68901655507222625

下面,我们用一篇文章捋顺一下:

通常局麻药在溶液中是弱碱性,在生理pH下的胺基带正电荷。

典型的局麻药结构由疏水基团(通常为脂溶性芳香环)通过酰胺键或酯键与亲水基团(带电荷的胺)连接组成的(图5-4)。化学键的性质是将局麻药分类为氨基酰胺或氨基酯的基础(表5-2)。理化性质主要取决于芳香环或胺基上烷基取代基团的性质、胺基的电荷或相关异构体的立体化学结构(表5-2)。这些理化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用的效力、起效和持续时间,以及差异性神经阻滞的倾向。

(1)脂溶性:脂溶性由芳香环或胺基上烷基取代的程度决定。脂溶性通常由疏水性溶剂(通常为辛醇)的分配系数表示。辛醇溶解度随化合物脂溶性增加(表5-2)。脂溶性的增加增强了脂质膜的通透性并加快递送局麻药到邻近膜结合Na离子电压门控通道的能力,其依次与效力相关并且在较小程度上与持续时间相关。尽管脂溶性与辛醇溶解度(及体外固有效力)相关,但阻断脉冲传导的最小体内局麻药浓度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纤维大小、类型和髓鞘形成、组织pH、局部组织重新分配和富含脂质的神经周围区域的隔离,以及局麻药固有的血管活性。

(2)pKa值:在生理pH值下,局麻药是在脂溶性(疏水性)碱形式或水溶性(亲水性)离子形式之间存在平衡的弱碱。每种形式的相对百分比由解离常数(pKa)和周围组织pH值决定。pKa是两种相等形式的百分比的pH值(表5-2),由Henderson- Hasselbalch 公式定义:

49801655507222694

其中[BH+] 是带电荷的(共轭酸)非脂溶性形式的局麻药浓度,[B]是不带电荷的(碱性)脂溶性形式的局麻药浓度。

12371655507222743

对于指定的局麻药,pKa越低,脂溶性越高,越容易通过细胞膜,起效越迅速。穿过细胞膜进入轴浆后,非解离和其解离形式的平衡重新建立。轴浆中的解离状态的局麻药更容易与其电压门控Na通道内的结合位点相结合。

(3)手性:局麻药是外消旋或单一对映体化合物。外消旋化合物(例如布比卡因)是1:1的轴向结构相同的一对对映立体异构体的化学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以不同的三维空间结构围绕在不对称的碳原子周围。尽管局麻药的不同构型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但是由于它们在与电压门控钠通道的结合与相互作用上存在微小的差别,使得它们显示出不同的临床药理特性(效力)。例如: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的S-构型)和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的S-构型,含有丙烃基基团,而不是布比卡因的丁基团)在阻滞神经传导上有相等的临床效果。然而,它们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毒性比R-构型化合物或外消旋混合物要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形式,性质,麻药,化合物,溶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