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痛反应不同的病症,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都具体有哪些?
疼痛的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还是以疼痛性质、部位和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实用且使用较多。
01
疼痛的性质分类
1、刺痛(prickingpain)
又称第一痛(firstpain)、锐痛(sharppain)或快痛(fastpain),其痛刺激冲动是经外周神经中的A纤维传入中枢的。痛觉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除去刺激后即刻消失。常引发受刺激的肢体保护性回缩反射,情绪反应不明显,较稳定,易于进行定量研究。刺痛的传导与脊髓前外侧束和后束有关。切断前外侧束,刺痛完全消失;切断后束,刺痛的阈值降低,定位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来源:pexels 作者:wencheng jiang
2、灼痛(burningpain)
又称第二痛(secondpain)、慢痛(slowpain)或钝痛(dullpain),多因化学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引起,痛觉信号是经外周神经中的C类纤维传入。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同一脊髓节段所支配的横纹肌紧张性强直,并多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以及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皮肤烧伤、暴晒伤、局部软组织炎性渗出,亦可引起灼痛,一般来说,灼痛多较表浅。
来源:pexels 作者:suvan chowdhury
3、酸痛(ackingpain)
又称第三痛(thirdpain),痛觉导入冲动经外周神经中的As和C类纤维传入。此类痛觉是由内脏和躯体深部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所产生的,尤其是指机体发热或烧伤时源自深部组织的痛感觉。疼痛在刺激后缓慢地发生于广泛部位,数分钟后达最高值,这是由于致痛物质生成缓慢所致。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痛感难以描述,定位差,很难确定痛源部位。常伴有内脏、躯体反应,以及较强的情绪反应。
来源:pexels 作者:karolina grabowska
4、跳痛
常伴动脉压的搏动而短暂加剧,多发生于炎症区,敏感的神经末梢受所在组织膨胀压力而产生规律性或阵发性痛,痛常剧烈难忍。在枕颞部、肩胛区,当神经伴随血管时,两者的炎症,亦可引起难忍的跳痛。
来源:pexels 作者:michael burrows
5、电击痛
为根性痛的一种表现,神经根受刺激时可产生,敏感的神经根受到突出的椎间盘挤压或组织短时间内压力升高,如咳嗽、喷嚏,可引起触电样疼痛。根性痛对疾病定位具有诊断意义,疼痛区域提示相应节段病灶发生部位。
来源:pexels 作者:mikhail nilov
02
疼痛的部位分类
1、局部痛(localpain)
指病变所在部位的局限性疼痛,多为感受器或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如体表痛、深部痛和内脏痛等。其中体表痛(如皮炎或皮肤损伤)性质以锐痛即快痛为主;深部痛(如关节痛)和内脏痛性质则多为钝痛或慢痛(也可称延迟痛)。
来源:pexels 作者:pixabay
2、扩散痛(diffusingpain)
指当某神经的一个分支受损伤刺激时,疼痛除向该分支远端分布区放射外,可扩散至同一神经的近端部分(双向传递作用),甚至可扩散至邻近的其他周围神经或相距较远的脊髓节段的感觉分布区域。
3、放射痛(radiantpain)
放射痛是指感觉通路的病变引起的受累感觉神经纤维所支配躯体部位的疼痛或不适。当周围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觉通路受某种病变刺激时,疼痛可沿受累的神经向末梢传导,并致远离病变的部位,但在其分布区域内。此外,幻肢痛和中枢痛均属放射痛之列。
4、牵涉痛(referredpain)
牵涉痛是指当内脏病变时,刺激内脏的痛觉传入纤维,而引起与之相同或邻近脊髓节段所属的某躯体神经支配区疼痛,甚至为躯体更远隔部位的浅表或深部痛。每一内脏病变时都有一较固定的皮肤牵涉痛区(又称Head区)。牵涉痛区除有自发性疼痛外,间歇期还可表现出痛觉过敏和压痛。
03
持续时间分类
1、急性疼痛
指近期产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时间不超过3个月。常见包括术后痛、分娩痛、外伤痛、运动伤痛、烧伤痛、烫伤痛、晚期癌痛、急性神经痛等。急性痛是一种复杂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知觉及情绪上的感受,并伴有某些自主的、生理学的及情绪上的行为反应。急性疼痛均由皮肤、深部结构、内脏的损伤和/或疾病、肌肉或内脏的功能异常产生的有害刺激而诱发。由于有效的治疗和或疾病、损伤的自限性结果,疼痛及其伴随反应通常在几天或几周内消失。但是,治疗不当会引起急性疼痛持久及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增加,致使疼痛发展为慢性。
2、慢性疼痛
1986年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规定疼痛持续或间歇性持续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疼痛。现在规定慢性疼痛是指一种急性疾病过程或一次损伤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或间隔几个月至几年复发持续1个月者。因为许多急性疾病或损伤治愈的时间为2~4周,最多6周,如果在治愈后1个月疼痛仍呈现,就应考虑是慢性疼痛。此种疼痛可能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疼痛,也可能是一种反复、间歇性存在的疼痛:可能与组织疼痛有关,亦可能无关。慢性疼痛按其起因又分为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它们在躯体和内脏组织均可产生。炎性疼痛是由创伤、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外科手术等引起的外周组织损伤导致的炎症引起的疼痛,表现为局部红、肿、灼热感和功能障碍,在损伤区域有“原发痛”和“自发痛”,损伤区周围有继发痛。神经病理性痛是由创伤、感染或代谢病引起的神经损伤所造成的,也伴有自发痛。
04
疼痛的评定
1、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VAS卡,在卡中心刻有数字的10cm长线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想象中最剧烈的疼痛(10)”。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由其本人根据自身的痛感受程度,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护人员面对有刻度的一面,记录游标所示刻度(即疼痛程度)。VAS的受试者必须具备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否则进行VAS是很费时的。
2、数字评价量表(NRS)
选用0~10,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
3、语言评价量表(verbalratingscales,VRS)
根据患者的主诉将疼痛分为四级
4、Prince-Henry评分法
5、五指法
6、0~100评分量表
在疼痛评估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性别、年龄、职业、疼痛诱发因素、疼痛性质、伴随症状等,才利于利用疼痛去辅助后续治疗。
来源:康复汇、康复你知道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