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PICC导管堵塞通常有三种结局,你都遇到过吗?如何避免PICC导管堵管?
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适用于任何性质药物的输注,使用周期最长为1年,它保护了患者的静脉,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 但是PICC也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相关报道指出PICC的堵管率高达20.6%。 临床上以血栓性堵塞最常见。
导管堵塞一旦发生,由于溶栓时间不确定,患者的静脉治疗会被动终止,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笔者在临床上遇见的PICC导管堵塞大致有三个结局,针对不同结局,笔者也收集了相关图片。 如图1所示,三通一侧的注射器中有大量的血凝块,这是经过几个小时的三通负压法溶栓后所抽取的,最终堵塞的PICC导管溶栓成功,导管回血通畅,PICC导管继续使用。 三通负压法溶栓: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ml配置成尿激酶溶栓稀释液,用20ml注射器抽取10ml尿激酶稀释液与三通侧端相连,注射器与导管保持90度,另用空的20ml注射器与导管保持180度相连。先关闭三通侧门,抽吸空注射器,使PICC达到负压状态,快速打开侧门,在负压原理作用下,尿激酶稀释液被吸入PICC导管内,作用15~30分钟,再循环操作,直至导管溶通。 (2)导管溶栓失败,整个导管完全堵塞,予以拔除,如图2、图3;
图片2和图片3是溶栓失败后拔除的PICC导管,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整个导管布满了黑红色的血液,外触导管有血液干燥后的硬感,此种导管完全性堵塞,溶栓成功率极低,最终溶栓失败,无奈予以拔除,患者需要重新建立静脉通路,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3)如果前期溶栓失败,根据堵塞情况对导管末端的堵塞部分进行适当修剪,再连接新的减压套筒和输液接头,如果导管在体内长度为7.5~25cm,可以当中长导管继续使用。中长导管的最长使用时间为4周,可以输注刺激性较小的药物。
图4是堵塞的PICC导管溶栓未果,在拔出PICC导管时观察到导管末端内黑红色血液与红色血液相间,经判断,认为此导管堵塞在末端,为不全性堵塞,将PICC导管往外拔出3cm,导管外露9cm(原外露6cm+拔出3cm),修剪堵塞的5cm导管。图5所示是修剪的5cm导管中的血栓。 如果导管末端修剪较少,导管尖端仍在上腔静脉,可以继续当PICC导管使用。 如图6所示,修剪后的PICC导管连接新的减压套筒,接输液接头,回抽PICC导管回血良好,减少外露长度(上图外露长度为3cm),尽量将导管尖端保留在上腔静脉,后重新拍片,导管仍在上腔静脉内,经和临床医生评估,导管可以继续作为化疗通路使用。
PICC导管堵塞在临床上其实是可以避免的。预防大于处理。那该怎么预防呢?笔者做了如下总结: 1. 正确冲封管,应采用“推-停-推”的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方法,防止导管内血液返流。 2. 掌握冲管时机,间断输液以及每次输液(血)前后,连续输液患者应6~8小时冲管1次,输注高黏稠、高渗、中药制剂和两种不相容药物时进行脉冲式冲管;治疗间歇期PICC导管至少1周冲封管1次。 3. 冲管溶液为生理盐水,输注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先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再用生理盐水。 4. 封管浓度,PICC可用0~10U/ml的稀释肝素钠溶液正压式封管。 5. 冲封管剂量,冲管剂量为导管及附加装置内容积的2倍以上,封管剂量为导管及附加装置内容积的1.2倍。 7. 临床上有肝素帽接头和正压接头的PICC导管,封管方式不同,笔者也拍了视频,如下所示: 1.做好患者的安全宣教,治疗间歇期按时维护,接触到的PICC门诊堵管患者大多数是过期维护,每次维护带好维护手册。 2.肿瘤患者血液黏稠度高,嘱咐患者多饮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指导患者PICC穿刺侧肢体可做握拳动作,每天3次,每次100个左右,以便增加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 3.避免剧烈咳嗽、呕吐等导致胸腔压力增大的因素,以免血液返流至导管;适当运动,避免做下腰的动作,防止血液返流,以上导管堵塞的案例中,有位患者经常做瑜伽,做下腰、弯腰等动作。 4.在输液过程中避免发生液体滴空的情况,防止血液回流至PICC导管导致堵塞。 相信做到以上几点,PICC导管堵塞无处遁形!PICC导管是患者的生命通道,希望在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和患者的配合下,这根生命通道能给患者带去希望和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