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糙肉厚”,同时抓握、捏取等手功能慢慢丧失......需警惕儿童硬皮病中的罕见病
明天是第13个“世界硬皮病日”,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医生提示,如果孩子逐渐出现“皮糙肉厚”,同时抓握、捏取等手功能慢慢丧失,出现吞咽困难、肺间质变化、心脏或肾脏受累等,家长需警惕儿童硬皮病中的罕见病儿童系统性硬化症(JSSc),并及早就诊。今天,就我们一起来认识儿童系统性硬化症——
作者介绍:张彩慧
北京协和医学院儿科学专业型博士在读。
审核专家:宋红梅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委员会常委、免疫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风湿免疫学组组长;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合理用药专家组儿科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儿科杂志》副总编以及多个专业杂志的编委。研究方向为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什么是儿童系统性硬化症?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可伴多系统损害。儿童硬皮病可分为儿童局限性硬皮病和儿童系统性硬化症(JSSc),其中以JSSc更为罕见,年发病率为0.27~2.9例/100万儿童,患儿的平均发病年龄为8~11岁。在8岁以上儿童中,男女患儿数量比约为1:3。
正常人皮肤柔软有弹性,可轻松捏起皮褶,关节活动自如。但JSSc患儿的皮肤会出现对称性纤维性增厚和变硬,并伴内脏器官(如食管、肠道、心脏、肺和肾脏)的纤维性改变,病情一般较重,可能危及生命。
如何早期识别JSSc?
早期识别雷诺现象。雷诺现象主要表现为遇冷或紧张时,突发手指(或足趾)等发冷伴边界清楚的颜色改变,指(趾)尖白色与青紫色交替;经保暖后,皮肤逐渐变红,继而恢复至正常肤色。雷诺现象几乎见于所有JSSc患儿,且早于其他症状数年。低温、紧张等是其常见的诱发因素。
早期识别皮肤变化。JSSc患儿早期局部皮肤发亮、紧绷,继之色素沉着或减退,晚期则出现皮肤萎缩、变硬。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小朋友的皮肤出现水肿、发亮、变硬等症状时,应及早到专科门诊就诊。
早期识别皮肤外表现。多数患儿合并手功能丧失,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抓握、捏取等功能减退。部分患儿可合并胃肠道受累(如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等),肺间质疾病(呼吸困难、干咳等),心脏受累(乏力、高血压、水肿等),肾脏受累(血尿、蛋白尿等),生长发育异常等。
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因此若小朋友出现上述症状或主诉时,家长应提高警惕并及时携患儿至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完善进一步评估。
如何系统评估JSSc?
评估内容包括临床评估及实验室检查评估。临床评估工具包括改良Rodnan皮肤评分、青少年系统性硬化症严重程度评分。改良Rodnan皮肤评分可评估患儿17个不同的身体部位(指、手、前臂、上臂、脸、胸、腹、大腿、小腿、脚)皮肤厚度。青少年系统性硬化症严重程度评分则可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其评估内容涉及血管、皮肤、骨关节、肌肉、胃肠道、呼吸、循环及肾脏等。
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自身抗体检测、肺功能、心脏超声等,可依据受累脏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调整评估频率。
如何治疗JSSc?
明确诊断后应尽早转诊至专科治疗,并遵医嘱定期复诊。治疗包括加强皮肤护理;定期康复锻炼,维持关节正常功能;依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加强心理疏导、倡导社会支持,为硬皮病患儿营造积极乐观的环境。
这群小朋友需要被看到、被需要、被帮助、被接纳、被认同。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全方位为JSSc患儿保驾护航,守护他们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Torre FL, et al. Arthritis Rheum, 2012, 64:4143-4150.
[2] Foeldvari I, et al. Rheumatology, 2021, 60:1651-1658. [3] Zulian F, et al. Arthritis Rheum. 2007;57(2):203.
[4] Stevens AM, et al. Front Immunol 2019; 10:1352.
[5] Li SC. Pediatr Clin North Am 2018; 65:757.
图片/网络
编辑/王敬霞
主编/陈明雁
监制/吴沛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