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诊疗:首诊难治性高血压

2022
07/12

+
分享
评论
中国全科医学
A-
A+

通过半年的规范化管理:患者能够做到规律服药、清淡饮食(食盐量6 g/d左  右);体质量减至67 kg,BMI降至24 kg/m2 ,腰围降至86 cm,已戒烟,偶尔少量饮酒,每天坚持运动1 h左右,家庭血压监测血压控制在120~130/74~80 mm Hg,血糖达到参考水平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8岁,因"血压升高5年,加重伴头晕半年"就诊。

1.现病史:患者5年前体检时测血压140~150/90~96 mm Hg(1 mm Hg=0.133 kPa),无不适,未诊治。3年前起血压升高明显,最高至170/110 mm Hg,间断应用多种药物。近半年血压控制不佳,在三联用药〔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2次/d+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0号)1片/d+比索洛尔5 mg/d〕的情况下,血压波动在150~170/100~110 mm Hg,时感头晕、乏力,无视物旋转、头痛、肢体活动不利。1个月前降压联合用药方案调整为硝苯地平控释片60 mg/d+富马酸比索洛尔5 mg/d+培哚普利吲达帕胺1片/d,血压仍在150/100 mm Hg左右。病程中无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慌、胸闷,无阵发性出汗、面色苍白,无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烦渴、多尿,无皮肤暗褐、毛发异常。自觉睡眠和饮食状况良好,夜间打鼾,精神欠佳。二便正常。近1年体质量增加5 kg。

2.既往史: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疾、肾脏疾病史。5年前曾查出患有血脂升高,未治疗。

3.个人史:平素不运动;口味偏咸,摄盐约8~10 g/d;有吸烟史15年,约20支/d;有饮酒史15年,以饮啤酒为主,约500 ml/d。

4.家族史: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同胞中1人患高血压。否认其他家族遗传病史。

5.社会心理因素:家庭和睦,工作顺利,无经济和心理负担。

6.体格检查结果:体温36.5°C,脉搏83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2/94 mm Hg,身高1.67 m,体质量77 kg,体质指数(BMI)27.61 kg/m2,颈围48 cm,腰围92 cm,臀围102 cm。精神状态一般,营养状态佳。皮肤黏膜颜色正常,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颈动脉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及腹部查体均无异常。四肢活动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7.实验室检查结果:(1)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正常。(2)肾功能:血肌酐84 μmol/L,血尿酸443 μmol/L。(3)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5.96 mmol/L,三酰甘油(TG)3.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4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75 mmol/L。(4)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片、24 h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血管超声结果见表1~2。

18661656720938860

6961656720939040

诊疗过程及思路

思路1:初步诊断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资料,RH的诊断成立吗?RH的定义(诊断标准)是什么?

依据《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对RH的定义: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1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4周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控制达标,称之为RH。根据患者目前情况:在"硝苯地平控释片60 mg/d+富马酸比索洛尔5 mg/d+培哚普利吲达帕胺1片/d"方案下,血压仍在150/100 mm Hg左右;联用4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仍未达标(诊室血压≥140/90 mm Hg,或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 Hg)。因此,初步诊断可考虑为RH。

思路2:心血管风险评估、分层

为何要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分层?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并分层?此患者目前的心血管风险等级如何?

(1)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还存在除血压升高外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诊治不能仅关注血压水平,还需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并分层,这有利于确定降压治疗启动的时机,优化降压治疗方案,确立更适合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进而有助于实现对患者的综合管理、患者获益最大化。

(2)根据《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的建议,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分层应从"高血压分级""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是否并存临床疾病"4个方面进行。根据上述提供的资料,患者中年男性,血压分级属于3级高血压(舒张压≥110 mm Hg),目前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吸烟、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7.0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且<11.1 mmol/L)、腹型肥胖(腰围≥90 cm)、血脂异常(TG≥2.3 mmol/L),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伴发临床疾病情况暂时不清楚。目前此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等级为极高危。

思路3:血压控制不佳原因的探索

患者诊断为RH,心血管风险等级为极高危,目前血压控制未达标。那么,影响血压控制不良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该患者存在哪些可能导致血压控制不良的因素?

(1)对于任何一个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全科医生都应该从影响血压控制不良的常见原因展开分析,以尽量找到并控制影响血压控制不良的因素。其中,鉴别出继发性高血压,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是控制RH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所有RH患者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性,需要注意从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排查继发性高血压。

(2)依据《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列举的可能引起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分析此患者存在的相关因素,见表3。

37641656720939334

从上表可以看出,此患者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多病共存现象,以及夜间打鼾的情况。同时查体发现颈围增粗(>38 cm)等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因此不能排除其患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思路4:是否需要转诊及转诊指征

针对此患者存在的上述情况,下一步应如何处理?处理结果是什么?

1.在排查了上述引起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后,考虑患者可能存在继发性高血压。根据《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规定的社区初诊高血压转出条件,首先需要将患者向上转诊至心血管专科或高血压专科,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其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待患者回到社区后,进一步从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和管理。

2.依据《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经社区初诊,疑似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应转出"这一要求,于2020年3月,经双向转诊通道,患者成功转诊至上级医院高血压专科接受进一步诊治。高血压专科检查结果见表4。  

55001656720939622

思路5: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后,综合分析,再次评估心血管风险,制定策略

针对此患者存在的上述问题,全科医生应制定什么样的治疗策略?

1.进一步综合分析、评估

根据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结合患者现有症状与体征,以及其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排除其患肾性高血压、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可能性。考虑到患者体型肥胖,颈围超出参考范围,夜间打鼾明显,结合PSG监测结果,可判断患者存在轻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综合上述情况,按照《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建议的标准再次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等级仍为极高危。

2.制定策略

(1)去除影响血压控制不良的因素,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长期不运动、肥胖等,改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2)治疗轻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根据该患者的目前情况:

①根据《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首先应指导患者减重,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同时可以适当地抬高床头,并嘱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②如果患者存在其他引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须接受专科诊治,如对鼻部阻塞性疾病进行干预、治疗,对咽扁桃体肿大等进行处理;

③调节血脂,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同时建议患者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若同型半胱氨酸≥10 μmol/L,可诊断为"H型高血压",此时应加服叶酸(0.8 mg/d)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选用适当的联合降压方案。在执行策略(1)、(2)的基础上:

①目前可继续使用原来的4种降压药物联用方案;

②如果4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可加用螺内酯/α-受体阻滞剂/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或可适当增加药物剂量;

③采用上述降压策略进行治疗后,血压控制仍未达标者,应再次转诊至高血压专科接受诊治。

思路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该如何管理此患者?

应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引导其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按照《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的要求对其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重点干预内容如下:

(1)健康指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2)注重沟通,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对全科医生的信赖感;

(3)强调个体化、综合性、持续性的管理;

(4)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

(5)加强对患者的随访观察。

社区规范化管理成效

 通过半年的规范化管理:患者能够做到规律服药、清淡饮食(食盐量6 g/d左  右);体质量减至67 kg,BMI降至24 kg/m2 ,腰围降至86 cm,已戒烟,偶尔少量饮酒,每天坚持运动1 h左右,家庭血压监测血压控制在120~130/74~80 mm Hg,血糖达到参考水平,精神状态佳;家庭成员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心血管,全科,诊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