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同一植物药的制剂,注册类型应该和『是否明确了化学结构』以及『制备工艺流程』有关。
银杏叶制剂
最近要对门诊的药品
进行医保编码整理
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字母释义——
H代表化学药品
Z代表中成药
S代表生物制品
B代表保健药品
T代表体外化学诊断试剂
F代表药用辅料
J代表进口分包装药品
通用名:银杏叶提取物片
商品名:金纳多
规格:每片含总黄酮醇苷 9.6 mg,萜类内酯 2.4 mg
注册证号:H20170088
通用名:银杏叶片
商品名:依康宁
规格:每片含总黄酮醇苷9.6mg、萜类内酯2.4mg
国药准字:Z20007949
上面两个药品
看着没啥不同的
但是为什么
一个按照H化学药品注册
一个按照Z中成药注册
01
别人的猜想
注册为Z的应该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
注册为H的应该是有明确已知的化学结构的;
第一个厂家是进口的,所以就注册为H;第二个是国产的,所以就注册为Z;
有效成分如果是药用天然植物提取,就定义为Z;有效成分如果是化学合成的,就定义为H;
上述的几个猜想
都满足不了我对
这个答案的探索
因为我能举出反面例子
迈之灵片,厂家『德国礼达大药厂』
批准文号ZJ20140002
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厂家『德国保时佳大药厂』批准文号Z20100007
上面的这两个药
都是进口的
很明显也并非在
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
02
我的猜想
在中国知网找到了一篇资料,关于《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比较及标准提高思路探讨》,里面提到关于银杏叶提取物( Ginkgo biloba extract ,GBE) 的质量标准:
GBE 制剂占银杏叶类药品的大多数,其中 GBE( 《中国药典》2015 年版) 的制剂按中药管理,数量和剂型最多; 进口GBE以EGb 761 为主,按化学药品管理,其质量标准与《中国药典》2015 年版也有一定差异。
这个似乎又提供了一些思路,虽然都是银杏叶提取物的物质,但是质量标准不同,也就是组成成分及含量、稳定性等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注册类别应该还跟制备工艺流程有关。
银杏叶提取物片(金纳多)
该药品注册为H
药盒注明EGb761标准
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最开始是德国威玛舒培博士(schwabe)药厂生产,迄今这个产品仍然是该公司最成功的产品之一。从20世纪开始,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物成分发展经历了4代——
第一代:多为保健产品,并无确切的药理作用;
第二代: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含量为16%;
第三代: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含量为24%,发现能够清除自由基;
第四代:银杏叶制剂要求:
①提取浓缩比例为50:1(50份干燥银杏叶中提取1份银杏叶提取物);
②银杏叶酸的含量<5ppm(1/10万单位);
③含24%的银杏黄酮、6%的萜类(3.1%的银杏内酯、2.9%的白果内酯);药理作用必须能够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凝血功能、保护神经细胞。
查找了资料
当时只有德国的制药企业
能制备高含量的
黄酮和内酯提取物的工艺
以化学方法标准化
所以『金纳多』的27个提取工序
在欧洲获得了永久性专利
它的提取方法
主要是运用了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谱法
联合使用
综上所述,都是同一植物药的制剂,注册类型应该和『是否明确了化学结构』以及『制备工艺流程』有关。不管怎样,纯属个人猜想,欢迎各位药学老师提出不同意见,可以直接后台留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