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低剂量螺旋CT有多厉害?Ⅰ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92%
肺癌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肺癌年发病82.8万人、年死亡65.7万人,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同时,65%的肺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尤为关键。
一、肺癌诊断面临的挑战
影响肺癌5年生存率的关键因素是诊断时的临床分期。现已证实,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60%,中期只有34%,晚期只有5%~6%。进一步分析,直径小于1 cm的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92%,而晚期肺癌仅5.8%。
真实世界研究证实,Ⅰ期肺癌外科手术后总体复发转移率为21.7%,5年复发转移率为20.2%,Ⅰ期肺癌外科手术后平均生存期为63.6个月。由此得知,不可仅仅关注Ⅰ期肺癌,更需要关注直径小于1 cm、早于Ⅰ期的肺癌。
二、肺癌靶向治疗的难点与挑战
肺癌靶向治疗给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但一项纳入1662例患者的EGFR-TKIs一线治疗整体情况显示,第1年生存率可达84.4%,第3年生存率可达30.4%,但是第5年生存率仍然只有6.8%,这提示临床亟需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
真实世界研究发现,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根据分期分别为ⅠA1期90.3%、ⅠA2期81.9%、ⅠA3期78.3%、ⅠB期仅有72.5%。因此,早期诊断更多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尤为重要。
三、如何发现早期肺癌
其实关于“早期”的含义没有具体指定,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肺癌的发生、发展会历经很长时间,包括基因正常-风险基因异常-驱动基因异常-非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微浸润癌-浸润癌,如果处于上述过程中的任一阶段,均可称为早期肺癌。另外,肺癌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需要5~20年,而微浸润癌发展至浸润癌时间较短,只需要1~3年。因此,在发展为微浸润癌前,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一项发表在NEJM杂志上的关于肺癌筛查手段的对比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肺癌早期诊断的关键环节(包括筛查肺癌高危人群、检测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分析分子影像特征),进行了针对肺癌早期筛查手段的对比,见下表。
注:CXR为胸部X线光片,PY为人年数
结果发现,行普通的胸部X线摄片肺癌筛查不能降低肺癌病死率。而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可发现能被治愈的早期肺癌,被发现的Ⅰ期肺癌在外科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92%。而且,胸部LDCT行肺癌筛查较普通的胸部X线片检查,可使肺癌病死率降低20%。为此,世界各国均推荐LDCT作为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关于LDCT的特点可见如下。
01
电压为120 kv,电流为40~50 mA。而且由于电流减少,辐射量降低,放射剂量仅是常规CT的1/6。
02 螺距为10 mm,厚层为8 mm,扫描时间为10~15 s。 03 呼气末15~20 s重建,仅提供肺窗(窗宽1500、窗位650)。 04 与常规CT相比,对肺内小结节的检出率有较高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虽然能够通过LDCT发现肺癌,但同时存在另一大挑战,即由于发现的肺内小结节多为良性,恶性情况只有5%,进而甄别肺结节与恶性病变仍是临床极具挑战之事。
文、排版丨付雨杰
编校丨杨怡宁
审核丨邢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