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回顾近期市场反弹,如何正确“抄底”18A创新药?

2022-07-21 14:23   丰硕创投

生物医药的周期性波动不可避免,但创新始终是医药行业的主旋律,这次市场反弹行情能够明显感觉到创新药市场情绪的转变,也许市场全面回暖还未能定论,但市场开始修复已是事实。

没有熬不过去的长夜,经历长达一年的持续下跌后,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在5月中旬开始了一波可观的反弹,期间涨幅已超过45%。  

1、创新药板块触底反弹 

2、市值与反弹涨幅分析 

3、跌得多,就涨得更多吗? 

4、创新药“抄底”

关键词

创新药板块触底反弹‍

18A生物技术公司已然成为中国创新药市场的风向标,我们整理了5月10日至7月11日(后文区间也多指这一范围)33家18A创新药企业的股价变化(这里排除了期间停牌的基石药业与迈博药业),对这次的生物医药行业的反弹行情进行回顾分析。

HSHKBIO指数在5月10日触底后迎来一波强势反弹,截止7月11日指数涨幅达38.5%,区间最大涨幅达46.2%(1009.31点→1475.32点)。个股层面上看,有9只股票涨幅在40%以上跑赢指数,其中康方生物、信达生物、荣昌生物、科济药业4家表现最亮眼,涨幅超过60%。

79521658372778906

图1 港股18A创新药企2022/05/10~07/11区间涨跌幅(来源:丰硕创投整理)

创新药板块反弹可观,但个股表现有所差别,哪些股票在这次反弹中表现更好?下文对此进行分析。

2   市值与反弹涨幅分析        

将33只股票按照5月10日(指数触底当日)港股市值分为三个level,恰好每个level中企业数量均匀分布。可以看出在这次反弹中,市值在70亿港币以上、30~70亿的公司整体股价表现较好,平均区间涨幅为34.7%、32.1%,以及上文提及的9只跑赢指数的股票(图2红色字体),也都处于这两个市值level内。市值小于30亿的公司在这次反弹中整体表现较弱,平均涨幅仅有2.7%。

值得注意的是,市值>70 亿的公司中能跑赢指数有 3 家,概率为 30%;而市值在 30~70 亿的公司中能跑赢指数有 6 家,概率60%更大。证明在市场经历市场大幅调整后,市场情绪已经有所改变,投资的风险偏好在往上走,市值中段的企业与市值靠前的企业有相近的涨幅,且更大概率出现“大涨”股;不过还需要注意市场对于微小市值的股票比较谨慎。

66031658372779115

图2 港股18A创新药企市值划分与区间涨跌幅比较(来源:丰硕创投整理)  

3   跌得多,就涨得更多吗?

过去的一年是医药的至暗时刻,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情绪中,医药股集体杀跌泥沙俱下。我们整理了33家企业上市后的历史最高股价,有28只股票5月10日收盘价距高点跌幅超过60%(图3粉色标记),9只股票甚至跌超80%(HSHKBIO距离历史2925.74高点跌幅也达到65.6%)。需要注意的是个股上市时间不同,可能有部分股票未经历完整的回撤周期,这里我们未做区分。

将5月10日的股价与历史股价高点对比,不难发现这次反弹涨幅前5的股票距高点跌幅近80%或以上(图3),但一定就是之前跌得多这次就涨得更多吗?下文继续分析:

27551658372779505  

图3 港股18A创新药企反弹涨幅、历史最高股价高点情况(来源:丰硕创投整理)

将33家biotech距高点跌幅与反弹涨幅作散点图,可以看到大部分biotech跌幅集中在70%~90%(用红、绿两个框圈住的点)。确实红框中历史跌幅较大的股票,整体反弹涨幅更好比绿框中的股票更好。但具体再看图中散点分布,不难发现股票点分散严重,并不能得出高点跌幅越大这次反弹涨幅更好的结论。  

50281658372779730

 图4 18A创新药股距历史高点、反弹涨幅散点分布图(来源:丰硕创投整理)

在市场泥沙俱下的行情中,的确会有“超跌”或者“错杀”的可能性,但并非所有下跌都是错杀,因此出现一个框中跌幅相近的涨幅却高低分布。我们以红框中跌幅靠前的嘉和生物、药明巨诺、腾盛博药、再鼎医药、云顶新耀、康方生物、荣昌生物、科济药业、信达生物、三叶草生物、亚盛医药11只股票为例(图3中淡黄色表标记),进行分析。

11只股票跌幅介于79.4%~89.4%间,涨幅介于18.9%~93.5%区间范围较大,康方、信达等7支股票涨幅超过40%跑赢指数,再鼎涨幅35.6%靠近指数,嘉和生物、药明巨诺与嘉和生物跌幅排前2,这次反弹涨幅未超过20%,在11只股票中排最后。药明巨诺管线单一,虽然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在国内上市,但产品销售量与利润并不乐观,未来商业化前景不免令人担忧;CAR-T风口——实体瘤、通用型产品开发上,药明巨诺也稍有落后。嘉和生物虽然管线多样化(单抗、双/多抗、ADC),但成熟管线多集中在PD-1、HER2、CDK4/6这些热门赛道上,开发进度上也不具备明显优势,有看点的管线又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药明巨诺、嘉和生物在生物医药大火的时期被追捧上舞台,两家股票早在市场调整前便已显示出下跌的颓势。

4   创新药“抄底”关键词        

这次反弹行情中,涨幅靠前的创新企多有 “管线产品商业化”、“自主创新研发能力”、重要特征。下面是本次反弹涨幅靠前的企业的分析:

康方生物是国内双抗药物研发代表,其PD-1×CTLA-4双抗开坦尼®国内获批上市定价后年费约为20万,也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抗。

信达生物在4月以来6项产品商业化推进(递交NDA与获批上市),包括国内首个选择性FGFRi达伯坦获批上市、信迪利单抗新增一线GC/GEJC适应症,国内率先递交上市申请的BCMA CAR-T、PCSK-9全人源单抗等。

荣昌生物是国内ADC药物研发代表,成功商业化首个国产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上市后6个月内产生8400万元销售额。

亚盛医药专注于细胞凋亡通路小分子药物开发,三代BCR-ABL抑制剂上市后3个月实现累计开票金额5041万元。

腾盛博药长效新冠中和抗体商业化上市,欧康维视实现首个眼药管线商业化。

创新药研发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博弈游戏,企业高额的研发投入快速地消耗着资金储备,在《2022Q1|现金枯竭,退市倒计时,18A港股通biotech业务回顾》一文中,我们提及多家Biotech现金流枯竭,不足长期维持研发投入,再度融资需求迫切。而产品成功商业化为企业“造血”的同时,也能够增大企业再度融资可能性,毕竟手里有钱企业才能走得更远。除了拥有商业化产品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长期价值增长的内在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能够具有“管线产品商业化”、“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这两个特点的企业,又在早期市场悲观时跌得太多,便是这次反弹的核心驱动因素。

结语  

生物医药的周期性波动不可避免,但创新始终是医药行业的主旋律,这次市场反弹行情能够明显感觉到创新药市场情绪的转变,也许市场全面回暖还未能定论,但市场开始修复已是事实。我们在《XBI近七年收益归零,历史大回撤的一些思考XBI近七年收益归零,历史大回撤的一些思考》看到了美国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在市场大幅调整后,依旧有不少企业存活并创下股价新高。经时一年多的调整后,绝大部分创新药企业已经跌至估值底部,比“抄底”更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出管线优质,研发、商业化实力过硬,市场调整中的“超跌”的价值标的。  

此外我们仅谈论了短短两个月区间的股价变化,时间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在这次市场反弹早期,腾盛博药股价则并未有所表现,直到中和抗体商业化成功才使其价值得到重估。

因此,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过去跌得多(跌70%以上),但这次反弹中涨幅较小(不足25%)企业中也有不少潜力标的

康宁杰瑞作为是国内双抗药物佼佼者,全球首款皮下给药PD-L1单抗商业化成功,双特异性抗体KN046具有高度差异化和领先性,与市场形成错位竞争格局,鳞状NSCLC、PD-1经治NSCLC、胰腺癌、胸腺癌等多项关键性临床研究顺利进行。

云顶新耀首款核心产品靶向Trop-2 ADC拓达维®在中国获批,开发进度领先国内竞争者2年左右,未来2年预计还会有至少2~3款新药实现商业化,引进mRNA平台持续开发创新产品提供长期价值机遇。

和铂医药全球拥有全人源重链抗体平台的三家公司之一,核心管线巴托利单抗、特纳西普预计将在今年递交NDA,中国中重度干眼病用药存在较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竞争对手少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德琪医药手握Only in-class商业化药物塞利尼索,资金储备充足支持其差异化、高度协同性管线持续开发。

加科思拥有“全球第二个获得美国FDA IND批准进入临床开发的高效和高选择性SHP2抑制剂”,具备自主研发与“license-out”硬实力实力。

此外兆科眼科、开拓药业、复宏汉霖等都是值得关注的企业,这些此前跌得多但在这次反弹中涨幅小的企业,也许将成为下一次反弹主力。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抄底,涨幅,股票,市值,跌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