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南制定过程中,指南编写团队虽有丰富的区域医联体经验,有多级医院专家的参与,但开始还是难以把握医学影像中心指南建设标准的基调。
萧毅:上海长征医院影像科副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秘书长,全国委员
萧毅
参与千县工程20大中心医学影像指南编写的专家之一萧毅是长征医院影像医学科副主任,她说,《县域影像中心建设指南(试行)》对县医院来说,有了明确的建设标准和达标标准,指南详细指出了影像中心建设的条件、业务内容和技术要求、组织保障、质控指标、能力评价标准。
通过对指南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高县域影像中心的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增强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也是贯彻落实《“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的切实举措。
在指南制定过程中,指南编写团队虽有丰富的区域医联体经验,有多级医院专家的参与,但开始还是难以把握医学影像中心指南建设标准的基调。因为指南的定位要适合于不同区域的县级医院,既不能高也不能低。
县域医院发展状况千差万别,如何能够使指南具有普适性是个难点,比如县域医共体有紧密型和松散型,不同类型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同。那么县域医共体建设目标、运营指标、组织保障如何确定?又如何确定县域医院影像中心的能力指标?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具体体现在指南中。
医学影像中心指南对于县级医院管理者来说,明晰了区域影像服务的能力现状和所处的位置,明确了定位和目标,也清楚了建设的方向和支撑。
对于县域放射科管理者来说,医学影像建设的过程,是一次摸家底的过程,理顺思路的过程,制定发展方向的过程,强化日常高质量管理的过程。
指南是对医院提出建设发展要求的依据,从基本达标到完全达标,有目标和方向。指南中业务内容分基础、标准、推荐三档,县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发展路径。
组建县域医学影像中心最大的困难在于组织保障,建成中心虽有挑战,但更难的是日常的运转,比如组织保障、运营绩效、人员管理、流程质控等。除此之外,远程的信息化建设也是难点之一,建议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要更加明确,人权、财权要清晰,不然很难达到中心建设的目标。
8月26日-28日,第四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即将在福建福州召开,会议将围绕“千县工程”20大中心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希望在研讨中多关注基层医院的需求、放射科的主体诉求和能力提升的诉求,为千县工程县域医学影像中心的建设定下基调,打下基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