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这对从事新生儿疾病诊治研究的陈晓感受尤为明显,从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从讲师到教授,从“早安爸爸”到“早安爷爷”,陈晓在儿科领域走过了35年。为了让前来就诊的新生儿及儿童得到最好的治疗,他一直笃信精医尚德、敬畏生命,以身体力行成就赤忱初心,让不少患儿痊愈,开启健康生命之旅。
名医小档案:
陈晓,南大一附院儿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主任、南昌大学儿科医学院副院长
名医“拿手戏”
从事儿科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35年,尤其擅长新生儿疾病诊治和儿童保健
名医“成绩单”
在新生儿急救上颇有建树
从事儿科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35年,主要是进行新生儿急救的临床研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疗法,解决了多项新生儿救治重大技术难题。
具有代表性的技术突破、学科成果
无创或有创呼吸支持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技术,极低/超低体重早产儿的管理,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新生儿复苏技术及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或新生儿溶血症(ABO或Rh溶血),新生儿静脉营养,危重新生儿转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新生儿挠动脉穿刺及置管血气监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及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振幅整合脑电图在窒息后新生儿和早产儿脑功能中的监护。
学科建设“从无到有”
带领团队创建新生儿病房
创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创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创建小儿血液病房
创建高危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
学科先后成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建设学科”、“江西省儿科重症临床重点专科”、“儿童先心病和白血病两病免费救治定点单位”、“江西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全国新生儿诊疗技术培训中心”、“江西省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等。
学术任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儿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二届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常
中国优生优育第四届理事
妇幼健康研究会第二届儿童发育与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第五届编委会编委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委员会新生儿医疗分会常务理事
江西省医学会第十届儿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第七届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
江西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
江西省儿科重症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罕见病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院协会第一届儿童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卫计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项目技术指导组专家
江西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江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全国新生儿医联体江西省牵头人等
所获荣誉
2009年获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授予“新生儿复苏项目省级优秀教师”称号,其新生儿复苏项目江西省分别在2010年及2016年获全国特等奖及一等奖,任省级技术指导专家
2010年获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四批培养对
2015年获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江西省优秀师资”称号
2019年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八十周年院庆表彰活动“孺子爱院奖”
2019年获“优秀感控主任”
2020年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健康报社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及改善医疗服务突出贡献工作者
多次获得院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卫健委合作项目(省级中心)1项
主持厅级课题5项
主持教学课题1项
主持国家卫健委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建设(省级医院)评估项目1项
主持新生儿省市共建项目2项
主持新生儿省县共建项目1项
发表论文50余篇
主编及参编著作5部
名医“成长记”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这对从事新生儿疾病诊治研究的陈晓感受尤为明显,从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从讲师到教授,从“早安爸爸”到“早安爷爷”,陈晓在儿科领域走过了35年。为了让前来就诊的新生儿及儿童得到最好的治疗,他一直笃信精医尚德、敬畏生命,以身体力行成就赤忱初心,让不少患儿痊愈,开启健康生命之旅。
1988年,陈晓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儿科系儿科专业并分配至医院儿科工作。他犹如慈父一般,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孩子,始终以爱心、仁心善待每一位患儿。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7点,总能看到他推着病历车穿梭在病房的身影。和其他科室不同,治疗新生儿除了必须要了解基本病情外,陈晓还要关注宝宝的奶量、尿量、生命体征等,生怕错过了病情耽误患儿的最佳治疗时间。
儿科也像是一个苗圃,医护人员是每一株幼苗的守护者,精心呵护着他们的成长。为了救治更多的地市级的危重患儿,陈晓大力打造、完善省内危重新生儿转运体系和全方位儿童应急救治体系,打通了患儿与时间赛跑的“生命通道”。如儿童应急救治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打通了救治生命通道,将流动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送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危重患儿身边,将不断提高区域内危重患儿的救治水平。
2020年1年22日,因为胎膜早破,小虎和小妞在修水县县人民医院提前出生了,胎龄27+4周,小虎体重1130克,小妞为800克,由于出生时体重及胎龄都过低,孩子们全身各系统发育不完善以及免疫力低下,出生后呼吸衰竭症状,要获得更多生存希望,就必须转到上级医院,可小妞情况危重,呼吸机撤不下来,体重过轻,普通车辆根本无法转运。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陈晓立刻组织派出专业医护团队,在120护送下,历经2个小时将两个孩子成功转运回院。转入新生儿科后,他立即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综合治疗。
但是小妞的治疗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肺出血、新生儿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败血症,休克……一次又一次的病情变化,对一名极低出生体重儿而言,每一次打击都是致命的,面对这一情况,陈晓带领团队,不分昼夜的守护,一次又一次将她从死亡边缘拉回来。患儿每一个报警声、每一次危机值都牵动着科室每一位值班医护人员的心,在陈晓及其团队的精心救治下,历险108天,孩子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勇闯难关,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
这仅是救治新生儿患者的一个小故事,为了救治更多像小妞这类的小患儿,陈晓常常不辞辛劳地亲自转运病人,来回车程少则半天,多则一整个白天,有时把病人送到科室都到了凌晨一两点,他总要和值班医生详细交待完病情才回家休息。
同时,陈晓作为科主任,始终认真践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严格执行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并进行科室内部考核。他在科室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科学诊疗模式;以危急重诊为重点,实现急诊会诊迅速到位,急诊、入院、 “绿色通道”畅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同时,陈晓作为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主任,为提高我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体系的服务能力,他采用会议、短期培训、专家蹲点支持、上送进修、网络推送等形式,对市县级儿科、新生儿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推动关键救治技术的普及应用,切实提高各级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他邀请德国、日本、波兰等外国专家来院讲学,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参会人员2000余人次;多次参加省卫生健康委母婴安全年专题巡讲,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体系建设评估项目;同时,他注重与基层医院互联互通,如在2021年,他担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鹰潭妇幼医院业务副院长,负责儿科、新生儿科的医疗业务工作,以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为示范推动全省新生儿救治体系的建设。
来 源:儿科 秦聪
策 划:党委宣传部
编 辑:张凡
审 核:陈晓、叶 萌 终 审:康乐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