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CBCT的辐射?
导语
我们总听说口腔CBCT的辐射不足为虑,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为什么”系列第26期,CBCT系列第3期,讨论口腔CBCT的辐射问题,并结合一项实际测试客观评价哪些厂家的CBCT辐射剂量更低?
2010年,《纽约时报》发表题为“接受牙科治疗儿童的放射堪忧”(Radiation Worries for Children in Dentists’ Chairs),文章首次明确提出口腔CBCT的辐射剂量会对成人尤其是儿童造成潜在危害,从此真正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关于口腔CBCT的辐射,我们也曾听说过“口腔CT辐射很小,比大自然本底辐射高不了多少”等类似言论。显然,这并不客观。 事实上,与牙片机相比,口腔CBCT的辐射有显著提高,并且不同品牌的CBCT的辐射差别较大。 不过,考虑到CBCT的巨大临床价值,其自诞生以来就在正畸、种植、口腔颌面外科等领域广泛应用。尽管辐射剂量较高,但 CBCT也确实是 牙科医生的宠儿。那么,在必须要做口腔CT时,有没有办法减少患者所承受的辐射呢?
有,主动选择更合适的扫描条件,或者直接选择更低剂量的CBCT!
1 CBCT的高辐射是有原因的
常规牙科影像诊断工具包括牙片机、全景机和CBCT。众所周知,牙片机对人体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因其辐射剂量非常低。肯定很多人会好奇,明明牙片机也是X射线设备,为什么它的剂量会更低呢?
我们知道,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对X射线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而人体受到的任何辐射总是不止涉及到一个器官或组织。为计算辐射人体带来的总的危险,在辐射防护中引入了组织权重因子这一概念,权重因子越大,越容易受到射线伤害,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就是考虑不同组织加权产生的,反映辐射对人体的总伤害程度,也是评价不同厂商CBCT辐射剂量高低的依据。
不同器官或组织的组织权重因子(来自互联网)
比如,甲状腺、性腺、乳腺的权重因子分别是0.04、0.08、0.12,对射线非常敏感。然而, 牙片机的照射对象是脸颊和牙齿,其权重因子是0.01,是人体中对射线最不敏感的。此外,加上牙片机一般用于看单个牙齿,扫描视野极小。因此, 二者共同造就了牙片机的有效辐射剂量约1μSv,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口腔CBCT就不同了,以常用的中视野为例,其有效辐射剂量大概28-265μSv,尽管比头部CT(2000μSv)或胸部CT(1000μSv)等检查的辐射低得多,但却是牙片机的约28-265倍,比较惊人。
这是因为,口腔CBCT的曝光条件更高、扫描视野也更大,扫描时会波及甲状腺、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甚至眼晶体等对X射线敏感的组织。因此,二者共同造就了口腔CBCT的有效辐射剂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建议在口腔CBCT检查时为患者佩戴铅围脖。
不同CT和CBCT的辐射剂量(来自互联网)
2 如何减少CBCT的辐射?
目前已有研究指出,口腔CBCT的频繁使用,会造成患者的辐射剂量增高,其患脑膜瘤、白血病和脑癌的风险也在增大[1]。此外,由于X射线具有累积性,据估算每增加50μSv的放射剂量,每百万人中就会增加3人致死性癌症患者[2]。这在儿童、青少年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因其对X射线敏感比成年人高5到10倍。
哥伦比亚大学辐射研究员布伦纳博士说, 尽管一次CBCT扫描,一个孩子患癌症的几率是万分之一。然而,正畸患者在治疗期间要经常接受不止一次扫描,并且终生面临额外的 X 射线,因为科学家认为X射线辐射都是累积的,剂量加倍,风险就加倍。 因此,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第129 号报告 [3] 建议医疗机构和CBCT厂商关注受检者剂量水平,在保证口腔诊断所需的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所受剂量。 对CBCT来说,辐射剂量与其硬件设计、重建算法、扫描视野和曝光参数有关。其中,硬件设计和重建算法是出厂自带的,医疗机构能控制的只有扫描视野和曝光参数, 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扫描视野越大,CBCT的辐射剂量越高;图像分辨率越高,患者所受的有效剂量也就越高。因此, 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合适扫描视野和曝光参数,尤其是选择能够容纳感兴趣区域的最小视野,对于降低患者辐射剂量非常重要。 不过, 仅仅指望医疗机构显然是不够的,CBCT厂商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根据2010年发表在欧洲放射学杂志的 一篇文章[4],作者对14种(品牌)型号CBCT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不同视野CBCT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是:大视野CBCT是68-368μSv,中视野是28-265μSv,小视野是19-44μSv。说明, 相同视野下,不同厂家的CBCT的辐射剂量时不同的。
以大视野CBCT的辐射剂量测量结果为例文[4],Scanora 3D的最低,NewTom VG、i-CAT、SkyView、Galileos Comfort辐射次高,Kodak 9500、Iluma Elite、NewTom VGi最高。因此,对医疗机构来说,选择一台真正的低剂量CBCT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厂家CBCT的大视野下有效辐射剂量对比(来自互联网)
3 谁的CBCT辐射剂量更低?
我们知道,不同空间分辨率下的CBCT辐射剂量不同,根据一篇知名文献的测量 数据 [5],普兰梅卡ProMax 3D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有效辐射剂量:高分辨率306μSv,标准分辨率298μSv,说明 分辨率越高,患者的所承受的辐射剂量也就越高。
因此,我们追求的是不仅仅是低辐射剂量,而是高图像质量下的低辐射剂量,即在同样的同样的空间分辨率下,辐射剂量越低越好。
多年来,对于口腔CBCT辐射剂量的测量和评价方法,常用的有CT剂量指数(CTDI)、入射体表剂量(ESD)、剂量面积乘积(DAP)和专用CBCT的剂量指数,不过均没有成为国际公认的统一评价方法。
客观的说,剂量面积乘积(DAP)是评价CBCT辐射剂量比较准确的方法,因为已有研究表明有效剂量与DAP之间存在极好的正比关系,欧盟和英国也推荐使用DAP[6]。
之所以DAP未成为国际通用标准,是因为其测量口腔CBCT剂量是基于平板探测器的辐射剂量测量,该方法虽然方便检测,但并不适用于口腔CBCT,因为患者并不会将牙颌紧靠探测器,故无法准确表征患者接收到的实际辐射剂量。
更严谨的方法,应该是 基于DAP测量旋转中心的辐射剂量,即将剂量检测器置于患者口腔附近,即扫描视野(FOV)中,此时测得的才是真正的人体接收的辐射剂量。
测量FOV更能反映人体接受的真实辐射(来自互联网)
为验证不同厂家口腔CBCT的真实辐射剂量如何,我们也在多家医院实际测量了国内市场上比较主流的8个品牌,其中进口品牌3个,国产品牌5个。 考虑到涉及不同品牌CBCT的直接对比,稍显敏感,只展示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中表现最好的: 1)3个进口品牌的扫描视野均为11 ×8(11×9、 稍大15×10),在图像空间分辨率 比较 接近的情况下,NewTom Giano和Planmeca ProMax 3D s的辐射剂量更低,分别为73μSv和75.5 μSv。而进口品牌A的辐射剂量则明显高得多; 2)5个国产品牌的 扫描 视野为16×9(16×8、15×9 、 稍大16×15),在图像 空间 分辨率比较接近的情况下, 有方医疗PIROX-Z15的辐射剂量最低,分别为58μSv (16×9)、65.93μSv(16×15)。 根据下表,虽然 有方医疗PIROX-Z15的辐射剂量更低,但NewTom Giano和 Planmeca ProMax 3D s的空间分辨率更高。 综合考虑扫描视野、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噪声水平,NewTom、Planmeca和有方医疗的CBCT是辐射剂量最低的。 因此, 如果医疗机构比较在意患者所承受的辐射,可以优先考虑NewTom、Planmeca和有方医疗的口腔CBCT。
各品牌CBCT辐射剂量对比
4 ALARA原则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是: 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即合理且尽可能低(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 对于口腔影像检查,有时并不一定需要CBCT,但 当使用CBCT有显著临床价值时,则应当使用,这体现了实践的正当性; 在做CBCT检查时, 推荐给患者佩戴甲状腺铅围脖,这体现了防护水平的最优化; 同时, 应尽可能选择低剂量CBCT,并合理扫描参数,主动减少辐射剂量,这体现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和孕妇)剂量限值的重要性,实实在在的让患者放心。。。
参考文献:
[1] Kiljunen T, Kaasalainen T, Suomalainen A, et al. Dental cone beam CT: A review[J]. Physica Medica, 2015, 31(8): 844-860.
[2] Ludlow J B, Ivanovic M. Comparative dosimetry of dental CBCT devices and 64-slice CT fo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adiology[J]. Oral Surgery, Oral Medicine, Oral Pathology, Oral Radiology, and Endodontology, 2008, 106(1): 106-114.
[3] Rehani M M, Gupta R, Bartling S, et al.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n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ICRP Publication 129[J]. Annals of the ICRP, 2015, 44(1): 9-127.
[4] Pauwels R, Beinsberger J, Collaert B, et al. Effective dose range for dental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ers[J].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2, 81(2): 267-271.
[5] Qu X, Li G, Ludlow J B, et al.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of ProMax 3D 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canner with different dental protocols[J]. Oral Surgery, Oral Medicine, Oral Pathology, Oral Radiology, and Endodontology, 2010, 110(6): 770-776.
[6] European Commission. Radiation protection no 172 cone beam ct for dental and maxillofacial radiology(evidence-based guidelines)[M]. Strasbourg:European Commission,201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