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侧扩大此入路,可将颈长肌的起始部从椎体上作骨膜下剥开。小心勿太向外侧,以免伤及交感神经链。
颈椎前侧人路可显露C3~T1前方的椎体,也可直接显露达此段的椎间隙和钩突。它常用于:
1.切除突出的椎间盘。
2.椎体间融合。
3.切除钩突及椎体的前唇或后唇的骨赘。
4.切除肿瘤并同时植骨。
5.治疗颈椎椎体骨髓炎。
6.颈椎椎体及椎间盘活检。
7.脓肿的引流。
颈椎前路可危及最重要的结构为喉返神经。左喉返神经由左迷走神经在主动脉弓处分出,在颈部上行于气管与食管之间。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后,于颈部上行于气管之旁。在颈下部,它由下外侧走向上内侧,到达位于中线的气管,所以它在显露中比左侧稍易受伤。因此尽管一般情况下应按病变所在侧选择入路,但有些骨科医师仍乐于行左侧入路。
患者体位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两肩胛骨间垫一小沙袋,以使颈部伸展。头转向对侧,以便手术侧颈部易于显露(图1)。
图1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两肩胛骨间垫一小沙袋,使其颈部伸展。将患者的头转向切口的对侧。
安装好头颅牵引装置以使术中需要时作牵引。将床头抬高30°以减少静脉出血,并使颈部更容易显露。患者上肢置于其身旁。
体表标志与切口
体表标志
在前正中线上有几处可触知的结构,有助于判断颈部椎体的平面。
1. 硬腭——寰椎椎弓。
2. 下颌骨下缘——C2-C3。
3. 舌骨——C3。
4. 甲状软骨———C4-C5
5. 环状软骨———C6。
6.颈动脉结节———C6。
这些体表标志有助于确定切口的大致平面(图2,见图3)。
图2 在颈部病变的适当水平沿皮纹作一斜切口。
图3 颈椎骨性解剖,前面观。
胸锁乳突肌:此为一斜行的肌肉,在颈正中线稍外侧处由乳突走行至胸骨。将患者头转向对侧,可使此肌较为隆起,将头部置于手术体位。
颈动脉:用手指放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后和向外侧按压,可触到颈动脉搏动。每次按压只能触摸一次搏动,以免引起短暂性缺血。
颈动脉结节(Chassaignac结节):较深触诊C6横突的前部,在颈动脉搏动旁可触及的大结节。
切口
如病变局限,在病变颈椎的相应水平作一沿皮纹切口。切口应从中线斜行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后缘。此切口愈合后外观极佳(见图2)。
神经间平面
浅层无神经间平面,但切开或分开颈阔肌不引起明显问题,此肌在颈的上部被面神经的分支支配。
在较深层,平面位于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支配)和颈部带状肌(由第1~3颈神经前支支配)之间(见图6-68 )。
图4 将胸锁乳突肌牵向外侧、带状肌和甲状腺结构牵向内侧。在颈动脉鞘内侧切开显露出来的气管前筋膜。下方为C3~C5,横断面。将胸锁乳突肌牵向内侧,带状肌牵向内侧,紧靠颈动脉鞘内侧切开气管前筋膜。
再向深层,平面位于左右颈长肌之间,该肌分别由第2~7颈神经的节段性分支支配(见图5,横断面)。
图5 将颈长肌从椎体前方骨膜下剥离,将剥开处分别向外侧拉开。颈长肌分别牵向中线的左侧及右侧,以显露椎体的前面。
浅层显露
皮肤及颈阔肌的血运非常丰富。正因如此,有些骨科医师在做皮肤切口之前,在此区注射肾上腺素稀释液。
沿皮肤切口切开颈阔肌表面的筋膜鞘(图6)。
图6 沿皮肤切口切开颈阔肌表面的筋膜鞘,然后沿其纤维方向纵行分开颈阔肌。
然后用手指尖沿其纤维方向纵行分开颈阔肌。辨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并紧贴其前方切开颈深筋膜(图7)。用手指将胸锁乳突肌轻轻向外侧牵开。
图7 辨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并在其前方内侧切开筋膜。
将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连同气管及其后的食管一起牵向内侧。
颈动脉鞘包着颈总动脉、静脉和迷走神经、必要时现在可以显露(图4)。
触知颈总动脉,在颈动脉鞘内缘与中线结构(甲状腺、气管和食管)之间找到界面,在颈动脉鞘内侧切开气管前筋膜。将颈动脉鞘及鞘内的结构连同胸锁乳突肌一并牵向外侧(图8)。
图8 将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牵向外侧,颈部带状肌、气管和食管牵向内侧,显露颈长肌及椎前筋膜。将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牵向外侧,将带状肌和甲状腺结构牵向内侧,然后沿中线纵向切开颈长肌。
有两支动脉连接颈动脉鞘和中线结构。这两根血管是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它们在C3-C4水平以上可能会限制此界面的打开。偶尔可切断其中一支或将此两血管均切断以打开此界面。
此时,在已切开的气管前筋膜深处钝性分离拓展出一个界面,食管已牵离中线,在食管后方应小心向内侧拓展。
此时可见到被颈长肌及椎前筋膜覆盖着的颈椎。在中线处可见到白色闪光的前纵韧带。交感神经干位于颈长肌表面,正好在椎体的外侧(见图8)。
深层显露
在准备显露的椎体上,用电刀在中线处纵行劈开颈长肌(见图8横断面图)。然后骨膜下剥离肌肉及前纵韧带,将每一部分分别向外侧牵开(牵至中线的左侧及右侧),以显露椎体的前面(图5)。在适当的椎体中插入一枚针头标记,摄侧位X线片以准确地判定椎体平面。确认两个牵开器均置于两侧颈长肌之下,在扩大显露时注意保护喉返神经、气管及食管。
危险
神经
在此入路的深层可能伤及喉返神经。将牵开器置于颈长肌内缘之下,可保护此神经(见图9)。
图9 胸锁乳突肌、颈部带状肌和气管前筋膜已去除。显露出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可见甲状腺、软骨和气管。注意喉返神经走行。
交感神经及星状神经节可能被伤及或受到刺激,引起Horner综合征。应确保从中线作骨膜下剥离,这样可保护它们。应避免向外剥离到横突上(见图10、8)。
图10 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已切除。喉及其相关结构向中线牵开。可见颈长肌、斜角肌和覆盖其上的椎前筋膜。交感链位于颈长肌外侧缘。注意喉返神经在气管和食管之间的位置。
血管
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被胸锁乳突肌前缘所保护。在此区不要使用自动拉钩,否则会伤及颈动脉鞘。如需进一步牵开,则用手拉的钝头拉钩。
椎动脉位于横突外侧的横突孔中。在此入路中,除非手术远离中线,否则不应见到椎动脉。
在下颈椎入路中可见到甲状腺下动脉,如果不慎切断,断端可回缩至颈动脉鞘后面,难以寻找和结扎(见图10)。
特殊要点
拉钩安放不好会危及气管及食管。所用的牵开器除非置于颈长肌之下,否则就应该用手拉的钝头拉钩牵开。
如何扩大切口
局部措施
向外侧扩大此入路,可将颈长肌的起始部从椎体上作骨膜下剥开。小心勿太向外侧,以免伤及交感神经链。
延长措施
此入路不能延长。
本文整理自:《骨科手术图谱——入路与解剖》、百度文库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