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中正常情况下CKBB很少,可忽略,而免疫抑制法就是建立在忽略CKBB的基础上,用抗CKM单体的抗体将M亚基完全抑制,使CKMM会失去活性,而CKMB这样测出的活性实际就是CKMB的一半,所以CKMB的活性应该为测定值的2倍。
【案例经过】
患者男,50岁。以肠梗阻入住普外科,当日急查心肌酶谱,结果显示,CK-MB134U/L,CK93U/L,其他结果无异常。
【知识回顾】---肌酸激酶
CK是一种二聚体,由M和B两个亚基组成,形成CKMM(肌肉型)、CKMB(杂化型)、CK-BB(脑型)三种,另外还存在线粒体型CK-MiMi。
CK-MM与CK-MB主要存在于肌肉中,骨骼肌中,98%-99%为CK-MM,1%-2%为CK-MB。心肌中主要也是CK-MM,但CK-MB占15%-25%。
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 、胃肠道、子宫平滑肌中,脑组织中几乎全为CK-BB。
正常血清中,主要为CK-MM和少量的CK-MB,几乎不见CK-BB.
【结果处理】
这一份报告能直接审核吗?如果不能审核,应该怎么处理呢?
“查试剂、查质控”
查找试剂,仪器指控都没有问题,那么能继续审核吗?
“复查样本”
复查样本还是如此结果,还需要要求重新采血复查吗?
【查找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免疫抑制法测定原理
在人体中正常情况下CKBB很少,可忽略,而免疫抑制法就是建立在忽略CKBB的基础上,用抗CKM单体的抗体将M亚基完全抑制,使CKMM会失去活性,而CKMB这样测出的活性实际就是CKMB的一半,所以CKMB的活性应该为测定值的2倍。
CK-MB >CK的原因
一、血清中CK-BB增高
1)CKBB是CK中唯一随年龄变化的CK亚型,且在1周岁以内的幼儿中水平最高。对于儿童来说,其B亚基在总CK中的比例较成人高。
2)人的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的CKBB,如发生颅脑损伤,血清中会含有大量的CKBB同工酶,可能导致CKMB>CK。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新生儿窒息。
此时测定的CKMB活性=CKMB+2CKBB
二、病毒感染的影响
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时,大概有10%会出现CK偏高,当CK升高得很厉害时,M亚基无法完全封闭,这种情况也会出现CKMB大于CK的情况。
三、巨CK分子影响
恶性肿瘤尤其消化道肿瘤、肝硬化等疾病时血清中会出现巨CK分子,它是CKBB与免疫球蛋白的复合物。在正常血清中巨CK仅占0.8%-1.6%。还有一种异常CK分子称线粒体CK(CK-MT),CK-MT是结合在肌肉、脑、肝内的线粒体表面,可能是线粒体膜的碎片,在正常血清中CK-MT是不出现的,在心梗时亦不出现,只有当组织极度损伤,由于线粒体和细胞壁极度破坏,方可在血清中检出。由于巨CK和不典型的CK-MT均不能被M抗体所抑制,故当它们出现时,会导致CKMB高于CK总活力的假性结果。
【进一步鉴别及处理】
1、血清CKBB增多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别。
2、巨CK分子类型可以使用“聚乙二醇沉淀法”进行鉴别。
3、鉴别心肌损伤和非心肌损伤因素,可使用质量法检测CKMB。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