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桌论坛环节,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利用“心电一张网”推动心电诊断中心建设。刘峰说,心电诊断中心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上下联动,把心电在院里的工作完全普及到全县的老百姓,这是心电诊断中心建设的最重要的核心目标。
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发展县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是医改一直以来的基本原则。 2022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并指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此,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健康县域传媒、健康界联合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联体促进分会、健康县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暨新时期县域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高峰论坛”于8月26日在“闽江之水天上回荡,三坊七巷地灵人杰”的福州如期召开。
8月26日下午,召开了由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协办的第四届健康县域暨“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论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韵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脏监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亚军,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胸痛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管小玉,荆州市中医医院院长梅京松,宁津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涛,临清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薛涛,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杨亚莉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论坛并做精彩演讲,来自全国各县域医院近百名医护人员参加了论坛。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医院管理与改革研究室副主任黄二丹在线上为现场观众讲解了千县工程的三个背景,一是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县域医院医疗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二是2019年后,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改革成效明显。三是医共体医保的总额支付,结余留用,合理分担。他说,这三个背景是开展千县工程的关键。在三个背景下,要强调县医院在整个县域的龙头地位,要强化县乡村之间的协同,要强调资源之间的整合。 到2025年,全国1000家县医院要达到三级医院能力水平,以此探索县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使能力提升有章可循。县医院科通过“协同、系统、整合”三个理念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依托县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韵岱为大家带来“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标准解读”。她说,今年5月18日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千县工程”二十大中心建设指南编写专家工作会议”,组织专家撰写中心建设指南,明确指南撰写要求,及建设进度。 也明确了心电诊断中心建设理念和方向;构建十四五县医院心电诊断能力提升的具体要求;提出“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内容和达标要求;完善县医院心电诊断能力的监测指标体系;提出县级医院心电诊断高质量发展的评判标准。 指南内容包括建设条件、业务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管理保障、主要质控指标、能力评估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峰以“‘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的背景、如何全力推进“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建设“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 他说,五大中心之一的心电诊断中心建设目的丰富了远程医疗服务内涵,提高利用率。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向上与高水平省市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对接,打通优质医疗资源输送通道。 以“全国心电一张网”为基础通过胸痛中心心电一张网建设,建立县域互联互通心电网络诊断中心,提高“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 “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高质量建设要明确各方职责,明确心电一张网运营模式,确保可持续发展。上级医院成立区域“心电一张网工作委员会”,完善针对下级医院的培训和远程心电信息智慧平台的质控工作,做好“全国心电一张网”宣传工作。
在医联体、医共体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过程中,心电图作为基础检查项目,同质化检查逐渐的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推进远程心电建设是落实医改政策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脏监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亚军为大家解读了“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背景和“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技术要求。其中提到,心电诊断中心须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心电图诊断服务,包括:常规12导联、18导联及床旁心电图诊断与筛查、围手术期心电监测,有条件可提供24小时或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等。诊断流程:院内诊断服务流程、院外诊断服务流程、诊断报告的规范性。 在危急内容管理--心电危急值的处理中,要鼓励开展危急值患者院外心电监测服务(监测周期通常为3-6个月,监测期间患者定期或自觉不适时采集心电图上传),或可将患者转入村医的“慢病管理”中,由村医定期进行跟踪管理,包括:向村民获取出院小结、出院带药、定期邀请心电检查、定期邀请开药。 建立覆盖县域医疗机构的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心血管儿疾病、危重症患者早期诊断和救治,规范心电诊断中心人员资质要求、诊断流程危急值报告及质控管理,有助于实现各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同质化。
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胸痛中心总部管小玉作“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现状及下一步推进工作”主题分享。 他从千县工程县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建设现状、胸痛中心心电一张网建设进展、下一步推进计划三个方面对县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建设做了解读。 他说,加速推进各县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建设迫在眉睫,目标是在2025年前,1233家县医院均建设建成心电诊断中心。开展培训和帮扶是未来推动中心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千县工程心电诊断中心运营模式需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随着胸痛救治单元不断深入,心电诊断中心建设要重点关注基层,带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础功能建设,对于真正有效打通心梗救治“第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4月荆州市启动“心电一张网”建设,5月,启动荆州市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培训班。荆州市胸痛中心联盟、荆州市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梅京松带来的分享主题是“胸痛中心单位如何铺设区域心电一张网”。 他提到,荆州“心电一张网”建设打通胸痛救治全流程,深化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建设。远程心电监测的应用有利于胸痛中心质控指标的提升和患者的及时救治,远程心电监测其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胸痛患者发病后及早获取首份心电图,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全国心电一张网”项目旨在探索提高院外心电筛查普及率以及心血管疾病救治效率的有效方法,院外远程12导心电监测有效帮助诊断前移,减少再灌注延迟;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具备数据储存和传输,帮助胸痛中心进行有效院外管理,便携式12导联心电图仪适合患者院外自我监测。
宁津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涛以“心电一张网:成长的力量”为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宁津县人民医院“心电一张网”运行和建设相关情况,分享了“心电一张网”的县域实践经验。宁津县人民医院“心电一张网”以宁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为主阵地,利用远程网络,在全县具有一定医疗基础的村卫生室,布设心电站点,安装便携式心电图机。村民在村卫生室做的心电图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上传到平台,心电图室医生第一时间接收并迅速判读,及时做出预警,对需要紧急治疗的患者心内科医生第一时间联系救治。 截至目前,宁津县人民医院远程“心电一张网”项目已在全县铺设站点245家,共完成院前心电图检查2.6万份,筛查出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患者400多人,使县域急性心梗死亡率由原来的10%下降至2%。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临清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薛涛分享的主题是“心电一张网助力胸痛中心建设”。临清市在市政府、卫健局的支持下,通过调研走访,本着基层民众获益最大化且全市所有乡镇、重点农村社区覆盖的原则,筛选出首批发放心电采集设备的基层医疗机构名单。 临清市人民医院通过线上、线下为临清市乡镇、社区、村卫生室提供规范化诊治培训。包括心肌梗死的救治,心电图的认知等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水平。通过多种方式,为群众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急救相关知识,提醒公众早期识别急性胸痛相关疾病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更好的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救治。2022年3月,100台心电采集设备全部完成铺设并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底完成7400余例诊断,发现危急心电40例,预警心电564例,所有危急患者均通过绿色通道得到及时的救治。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功能室主任杨亚莉作“仙桃市心电一张网,助力心血管综合防治”主题分享。仙桃市心电一张网依托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的心电诊断服务能力和心脏病救治能力,以推广心电图广泛科学应用为理念,以规范心电图临床路径为目标,以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优质、高效、及时、准确的心电远程诊断服务及提高医生心电诊断水平为使命,旨在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真正的心血管患者一体化救治体系,从检查、诊断、救治到康复,提供完善的可持续性的医疗服务,真正惠及广大百姓。 引入心电AI助力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预警,构建“1+X+AI”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统一心电数据标准,依托医共体心电网络系统,汇集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心电数据,建设心电专科大数据库,实现心电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圆桌论坛环节,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利用“心电一张网”推动心电诊断中心建设。刘峰说,心电诊断中心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上下联动,把心电在院里的工作完全普及到全县的老百姓,这是心电诊断中心建设的最重要的核心目标。杨亚莉希望心电诊断在定制采集和操作方面需要往前要推动一些,改善一些。张涛提到病史采集是共性问题,很多医院都面临这种情况。薛涛说心电一张网的设备,不仅仅是心电中心来做,要把所有心内科加进去。梅京松认为心电一张网跟外面的网、院内的网不一样,院内的一张网肯定质量和要求必须精准,因为它面对的是住院病人或者门诊病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