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妇科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居第二位。
病例一
病史:女性,55岁,因“下腹部触及无痛性包块3~4月余”,后入院行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囊实性包块,考虑为卵巢恶性肿瘤可能。多年前曾因子宫反复出血行子宫次全切手术;后于本中心行全身PET/CT检查。
检查所见: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全身PET MIP图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以上为部分病灶CT及其PET融合图
全身PET/CT显像示:盆腔内(双侧附件区)巨块状囊实性密度灶,实性部分伴代谢增高,考虑为恶性肿瘤,以卵巢癌可能性大,肿瘤侵犯邻近乙状结肠、残余子宫,伴左输尿管下段压迫、侵犯可能,致以上输尿管及左肾盂扩张、积液;腹主动脉左侧及双侧髂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转移。
后经病理证实为:卵巢癌。
病例二
病史:女性,66岁,因“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就诊,入院行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内多发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Ca125升高;后于本中心行全身PET/CT检查。检查所见: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全身PET MIP图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以上为部分病灶的CT及其PET融合图
全身PET/CT检查发现盆腔(双侧附件区)多发相互连续结节状及团块状囊实性密度灶,伴代谢不均匀性增高,多考虑为卵巢癌,病灶局部侵犯子宫,伴右膈上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肝包膜、脾包膜、大网膜、肠系膜及盆腔腹膜广泛多发转移,伴癌性腹水。后该患者行手术切除盆腔病灶,术后病理证实卵巢癌。后继续化疗3次于本中心全身PET/CT复查发现明显好转,如下图: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病例三
病史:女性,63岁,4年前卵巢癌放及化疗后,近2月腹胀、腹痛明显,查血肿瘤指标:Ca125明显升高(466),临床疑肿瘤复发、转移,后于本中心行全身PET/CT检查。
检查所见: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全身PET MIP图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以上为部分病灶的CT及其融合图
全身PET/CT检查发现:双侧肺门、纵隔(1、2R、4、5、7、8组)、腹主动脉旁、双侧髂总动脉旁、骶前间隙广泛多发淋巴结转移;双肺多发转移;左侧胸膜多发转移;肝S2段单发转移灶;胸11椎体骨转移。
卵巢癌
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妇科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居第二位。
卵巢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且发病隐匿,早期一般无症状或症状非特异,往往未能引起患者重视,出现症状时一般已到晚期,75%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39%;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1%~93%,因此卵巢癌被称为女性的“静默杀手”。
卵巢癌是女性特有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组织学来源可将该疾病分为上皮细胞卵巢癌、生殖细胞卵巢癌、基质细胞卵巢癌三种类型,上皮细胞卵巢癌以绝经后女性为主要发病对象,生殖细胞卵巢癌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或年轻女性中,基底细胞卵巢癌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病因
该疾病具体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可能与遗传、生育及生殖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早期卵巢癌症状常不明显,往往是非特异性症状,多通过体检发现盆腔包块,部分患者可因月经不规律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发现。
晚期患者主要因肿块增大或盆腹腔积液而出现相应症状,表现为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短期内腹围迅速增大,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也可因肿块压迫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的症状。出现胸腔积液者可有气短、难以平卧等表现。
诊断
1. 超声检查是卵巢癌筛查的优选检查方法,可明确卵巢有无占位性病变,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肿瘤形态学特征是超声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主要标准。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因探头接近卵巢,图像分辨率高,不受肥胖和肠道气体的干扰,对卵巢癌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2. 腹部CT及MRI等,不仅可明确肿瘤形态、侵犯范围,还可实现对卵巢癌的术前临床分期、术后随诊观察和治疗后疗效监测。建议在CT、MRI等检查的基础上酌情加用PET/CT,利用其一体成像全身病灶的优势对已确诊卵巢癌患者行术前全身评估及治疗后评估,有助于发现隐匿的病灶,并可发现可疑癌症转移灶。3. 卵巢癌相关肿瘤标记物,较为常用的标记物有CA125、HE4、CEA和CA199。其中,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早期常规使用的肿瘤标记物,既可用于卵巢癌的诊断,还可用于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估及治疗结束后病情监测、随访。HE4则是近年来广为应用的肿瘤标志物,由于其水平不受月经周期及绝经状态的影响,诊断特异度较CA125显著升高。目前临床推荐将CA125与HE4结合检测以提高灵敏度,更早、更准确地鉴别诊断卵巢癌。
4. 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合并腹水或胸腔积液,进行腹水或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因此组织病理学是卵巢癌的诊断标准。
治疗与预后
卵巢癌的总体预后较差,易于转移和复发,卵巢癌主要通过直接蔓延和腹腔种植途径转移。
影响患者复发的因素包括:肿瘤的分期、组织学类型、手术后残留病灶的大小、化疗方案、年龄、身体一般状况等;其中早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可达80%以上,中、晚期患者多在1~2年内复发;组织学类型上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瘟比粘液性癌更容易复发;年龄大、身体状况差、有其他合并症患者更易复发。由于卵巢癌易复发,应长期坚持随访与观察,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诊。
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靶向等综合治疗,根据其不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分期,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因此,准确的分期对于指导卵巢癌的治疗意义重大,不仅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手术,尽可能缩短治疗周期,而且能一定程度减轻患者在治疗上的经济负担。远处转移或因年龄大、体质差无手术机会的患者更需要影像学检查协助对患者病情进行整体评估,确定分期。
PET/CT在卵巢癌中的应用
PET/CT将代谢、解剖定位及功能综合为一体,可在分子影像学水平上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一次扫描即可清晰显示原发肿瘤病灶位置,并且能够检查出全身各处的淋巴结转移、肝实质或肺等远处转移病灶,为临床医师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病情全面评估方面提供全面、精确的信息。
由于卵巢癌转移通常发生在组织和脏器表面,而非器官实质内的肿块,病灶很难定位。18F-FDG PET/CT在卵巢癌定性诊断及检出微小转移灶方面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其主要优势在于发现横膈外转移病灶(常见的如肝、肺)、腹膜小转移瘤、颈部及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这与PET/CT 扫描范围广及卵巢癌转移的生物学特点联系紧密 。
卵巢癌一旦出现腹膜种植或远处转移病灶即进入中晚期(III、IV 期),预后欠佳,研究结果表明PET/CT对腹膜转移病灶及远处转移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及准确性较高,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能为卵巢癌术前分期提供十分重要的依据。
18F-FDG PET/CT在卵巢癌治疗后复发转移诊断中的整体效能优于CT及MRI,能够准确诊断卵巢癌治疗后复发转移情况,并且能够尽早发现治疗复发转移病灶,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资料。必要时可与其他检查措施如增强CT/MR使用,进一步提高肿瘤术后的诊断价值,以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综合上述所述,18F-FDG PET/CT在卵巢肿瘤定性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 并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远处转移情况评估效果较好,有助于卵巢癌全面而准确的术前分期,同时准确评估卵巢癌治疗后的复发及转移,对卵巢癌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邬海霞,李肖红,秦永德,李毓斌,娜姿·伊力哈木.(18)F-FDG PET/CT显像在卵巢癌定性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2,45(02):171-175.[2]王兴国,徐智阳,刘淑娟,邢金良.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2,14(01):111-116.[3]韩梅,马明杰,连俊,喇琴,韩俊兰.血清AFP、CEA、CA199、CA125、HE4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22,44(01):76-78+82.[4]徐彩云,李璐,陈金燕,张丽霞.~(18)F-FDG PET/CT在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107-11.
文中图文已获得版权方授权使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