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新护士角色转变的研究鲜少,呼吁学者能够深入地探讨我国新护士角色转变的真实过程及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效地促进新护士的社会融合。
事例分享:
8月3日是新护士小李第一天上班,在老师的带教和指引下,懵懵懂懂的度过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下班后,带教老师问小李护士,第一天上班有什么感受?小李护士说,老师,我上班一天感觉可紧张,看着老师们忙忙碌碌,我却帮不上什么忙,我不知道该干什么,临床上很多东西和学校学的都不一样...听着小李护士的分享,带教老师陷入深思。
新护士角色转变的真实体
①
新护士自信但伴有担心。建议医院及科室给予新护士最大的支持;
②
新护士自我感觉沟通能力不足。建议科室培训新护士各学科沟通交流的技巧;
③
新护士存在孤独感。建议新护士能与领导、带教老师多进行交流,获取建设性的反馈,学会如何获取帮助等;
④
复杂科室的新护士需要经历更多考验。建议对特殊性质科室的新护士给予更多的支持;
⑤
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可能询问某一问题而得到截然不同的解释,建议每名新护士的整个培训始终由同一带教老师负责。以达到所学知识的前后统一。
新护士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
①
缺乏沟通能力。
不少新护士认为自己缺乏与患者和家属有效沟通的能力.从而在工作中极大地依赖有经验的老护士。
②
支持作用。
当新护士进入科室时,带教老师和护士本人是最好的支持来源。提倡科室应给予新护士各方面的支持。同事支持有利于减轻现实冲击带给新护士的工作压力。
③
其他。
有学者认为,舒适和组织归属感是新护士迸行角色转变的两大需求。
新入职护士角色转变相关的理论模型
组织社会化理论
指新员工为了转变角色适应新环境并融入工作,持续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断调适自己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实现组织外部人员到组织内部人员的转变。学者发现,社会化过程会影响新护士的压力体验,社会支持进程的发展将有助于减轻新入职护士的压力。
现实冲击模型
该模型包括 4个阶段:
①蜜月期,最初进入人生新阶段 ,新护士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 ,渴望尽可能多的学习,但并非所有新护士均会经历蜜月期,有的则跳过了此阶段。
②退缩期,新护士发现自己对新角色的期望与日常工作的职责存在较大差异,产生自我怀疑,当新护士处于消极状态时,耗竭或辞职的风险大大增加。
③恢复期,新护士对于职业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理解,逐渐开始适应现实和工作角色。
④解决期,新护士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角色并胜任临床工作。现实冲击的影响因素包括因工作改变居住地、能否选择意向科室以及能否选择排班。
从新手到专家技能获取模型
包括 5个层次:
①新手阶段:所有的护生和刚进入临床的新护士,没有任何临床经验;
②高级初学者阶段:护士遵守常规流程,能完成简单病人护理工作;
③胜任者阶段:2~3年工作经验的护士掌握时间和任务管理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工作;
④熟练者阶段:4~5年工作经验的护士能够以整体的视角认识临床护理工作;
⑤专家阶段:护士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依靠直觉就能做出果断的临床判断 。该理论已应用于国内外新入职护士培训项目 、在职护士培训项目的设计中。
但该模型的不足之处是并未阐述护士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以及如何促进新护士在不同阶段的提升。
转型阶段模型
该模型通过3个阶段反映新护士毕业 1年内的变化历程。即:
①操作期(入职后 3~4个月):学习各种工作流程,同时新护士也意识到自我护理能力不足,产生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
②生存期(5~8个月):新护士的知识 、技能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环境更加自信,开始承担临床决策的责任,更广泛地参与各类群体活动。
③领悟期(9~12个月):新护士对日常工作、责任心水平提高,逐渐摆脱初学者姿态。
转型冲击模型
该理论将新护士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作用层面以及个体感受纳入一个整体的框架中进行讨论,为评估新护士职场适应情况、制定结构化的新护士培训方案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借鉴与参考。国外也有研究显示,新护士的转型冲击与病人的结局(如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
启 示
国内对新护士角色转变的研究鲜少,呼吁学者能够深入地探讨我国新护士角色转变的真实过程及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效地促进新护士的社会融合。同时,在新入职护士培训的时间安排、课程设计等方面,以成熟的理论模型框架为指导,进一步提升新入职护士培训的科学化,保证培训质量均一化,促进新入职护士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提高工作胜任力,保障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
(河南宏力医院 王转)
参考文献
[1] 李真,郭娜,焦静,吴欣娟,新入职护士角色转变相关理论模型
研究进展 [J],护理研究,2022,6(32):2217-2220.
[2] 曹梅娟,蔡婷婷,裘奕嘉 .组织社会化培训对新护士角色适应的效
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1):1372-1376.
[3] SONG Y, MCCREARY L L. New graduate nurses' self-assessed
competencies: an integrative review[J]. 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
2020,45:102801.
[4] 张含凤,李秋洁,吕冬梅,新毕业护士角色转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11(46):1142-114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