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系白血病是第一种发现与基因改变有关的血液恶性肿瘤,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可以获得功能性治愈。
文章来源: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2, 3(4): 325-327
doi: 10.19983/j.issn.2096-8493.20220108
作者:刘玉坤, 郭智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通信作者:郭智,Email:guozhi77@126.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0024);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RD-Z-202119)
作者介绍
刘玉坤 主治医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医学硕士 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
深圳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发表SCI 4篇
郭智 主任医师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南方科技大学临床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致力于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肿瘤规范化治疗,尤其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20余篇,牵头制定肠道微生态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性中国专家共识等,主编专著《临床移植实践及血液肿瘤诊断与治疗》《临床肿瘤诊断与治疗》《肿瘤与微生态》,参编《国家基本药物实用指南》《内科疑难病例血液分册》《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射治疗学》等专著10部。
重要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委会主任委员、血液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血液病专委会常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血液肿瘤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湖北省免疫学会肿瘤与微生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全球抗癌协作组(GCOG)血液肿瘤多学科临床试验协作组主任委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欧洲血液学会会员;《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审稿专家、《Global Journal of Microbiology》《临床内科杂志》《中国医药导报》《国际肿瘤学杂志》《肿瘤预防与治疗》等期刊编委。
摘要
慢性髓系白血病是第一种发现与基因改变有关的血液恶性肿瘤,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可以获得功能性治愈。然而,当前仍有一些问题限制了它的治疗,合并结核病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抗结核药物可通过改变肝酶代谢影响其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并对慢性髓系白血病药物的靶向治疗构成挑战。未来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专门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制定更为明确和充分的治疗指南,提高对慢性髓系白血病与结核病共病患者的治疗疗效。
关键词:白血病,髓系,慢性;结核;共病现象;药代动力学
本文封面配图来自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编辑 | 于 菲
审校 | 范永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