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院之际,尚女士说,我的母亲给了我第一次生命,郑大一附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郑大一附院和赵高峰教授团队给我带来生的希望。
“马上中秋节了,能回家跟家人团圆了!”9月7日,正在办理出院的,来自新疆哈密的肺移植患者尚女士的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喜悦。
尚女士今年50岁,7年前查出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情持续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只能靠吸氧度日,顺畅的呼吸对她来说成了可望而不可求的事。2月初,尚女士突发肺部感染,出现持续发热的状况,在当地住院治疗后,未见好转,医生诊断尚女士病情已严重危及生命,唯一的希望是进行肺移植手术。经当地医生的推荐,尚女士一家与赵高峰教授团队取得了联系。
“50岁了,如果肺移植,我还能活多久?”“我才50岁,怎么能就这样走?”尚女士坦言,她曾反复考虑要不要做手术。患病多年,她寻遍了我国各大医院,四处奔走,尝试了每一项对该疾病可能有效的治疗,但均收效甚微。病情的加重导致尚女士呼吸困难,生活空间不断缩小,直至到斗方大小的病床。面对肺移植这一唯一选择,尚女士顾虑重重,陷入了犹豫。
赵高峰教授得知患者情况及顾虑后,第一时间与患者一家取得了联系,并告知患者,肺移植拖不得,人能够等肺,肺等不了人。等待肺源也是需要时间的,许多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抱着最后“搏一搏”的心态选择了肺移植,多数患者到了终末期肺病濒死状态才不得不选择做肺移植,导致错过肺移植手术的最佳时机。提前筹划肺移植不但能提高寿命,也能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在赵高峰教授 的劝说和详细讲解下,尚女士解开了心结,并在家人的陪同下即刻动身前往郑大一附院。
2月23日尚女士一家抵达郑州,郑大一附院历来对援疆工作高度重视,得知患者来自新疆哈密,第一时间组织救护团队将尚女士安全转运至医院,随后肺移植赵高峰教授团队对尚女士的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针对各方面可能发生的情况展开讨论和反复推演,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和保障方案。
尚女士是幸运的,3月3日,历经10天,尚女士等来了肺源。当天,在前期制定的方案下,赵高峰教授团队为尚女士进行了肺移植手术。肺移植这三个字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手术,而是整个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介入科、呼吸科、超声科、麻醉科、心内科等科室都在整个肺移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历经数小时,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尚女士被送入重症监护室观察,移植术后的低免疫状态下的重症感染将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威胁,顽强的意志支撑着尚女士闯过重重难关,在监护室医护团队严密监测与肺康复护理下,6天后,尚女士转入普通病房,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由于疫情的反复,尚女士一家为了方便术后恢复及复查,决定暂住郑州。9月7日,中秋将至,尚女士一家当天办理出院,准备回到家乡与家人共聚团圆。在出院之际,尚女士说,我的母亲给了我第一次生命,郑大一附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郑大一附院和赵高峰教授团队给我带来生的希望。(郑笑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