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七大护理要点你真的都知道吗?

2022
09/20

+
分享
评论
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A-
A+

注射部位皮下出血一般表现为局部紫癜,有时疼痛较严重。所以选择正确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显得尤为重要。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不当,常常会引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有的甚至会引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坏死。

66121663629511642

注射部位皮下出血一般表现为局部紫癜,有时疼痛较严重。所以选择正确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显得尤为重要。

而如何掌握正确的注射深度和角度,是否在皮肤褶皱垂直进针,缓慢注射,注射后是否需要适当加压和规律轮换间隔注射等,都是避免皮下出血的可行性措施,另外,注射前后对患者加强宣教,教会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注射后密切观察也是预防注射后皮下出血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流程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适应症】

1.治疗  

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2.预防

#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预防血凝块形成。

#预防与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一次性1ml注射器、复合碘棉签、无菌棉签、利器盒、快速手消毒液、腹壁皮下注射定位卡、药物等。

【操作流程】

流程

操作要求

1

职业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核对

查对医嘱

3

评估

(1) 护士洗手、核对、解释

(2) 患者病情、身体状况、过敏史及用药史

(3) 注射部位(首选腹壁)皮肤及皮下组织情况:注射部位有无破损、瘀斑、瘢痕、硬结、色素沉重、炎症、水肿、溃疡、感染等,如有,则定位需避开上述部位

(4) 所有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5) 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4

准备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检查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药物:按医嘱备好药物放于治疗盘

(4)患者:卧位舒适、配合操作

(5)环境:整洁、安静、温度、光线适宜、安全

5

操作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2)核对、解释

(3)病人取舒适体位、规范选择注射部位,保护隐私、保暖

(4)用复合碘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两遍,范围≥5cm,自然待干

(5)二次核对

(6)保持左手拇指、示指相距5~6cm,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将针梗的1/2~2/3快速刺入皮下,毋需抽回血

(7)固定针栓,持续匀速注射10s

(8)注射后停留10s,再快速拔针,无需按压

(9)三次核对

(10)协助患者取舒适对的卧位,整理床单位,讲解注意事项

6

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家属

7

处置

用物、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8

洗手

流动水洗手

9

记录

记录注射部位、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10

评价

(1) 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 操作规范、熟练、节力

(3) 体现人文关怀

(4) 患者/家属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健康教育】

1.操作前解释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注意事项。

2.操作中注意  嘱患者注射过程中勿突然更换体位。

3.操作后禁忌  注射后注射部位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

4.避免被束缚  因注射部位常选用腹壁,故而皮带、裤袋避免束缚过紧。

5.建立注射计划  对长期注射者,应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计划,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

6.有这些情况及时告知  嘱咐患者发现以下部位出现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腹痛、牙龈、眼睑球结膜、呼吸道、消化道出血出血症状;腹壁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瘢痕、疼痛;局部或全身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发冷、头晕、胸闷等。

【注意事项】

1.部位和体位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体位,避开硬结和瘢痕。

2.全程提捏皮肤  用拇指和示指提捏皮肤,注射全程保持皮肤皱褶高度不变。

3.观察患者反应  注射中、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4.把握注射深度  皮下注射深度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皮下脂肪厚度决定,如发现针头弯曲,应立即拔针。

【护理要点】

1.工具选择:

①预灌式注射器:优势在于有完好密闭系统,高精度微量灌装,剂量准确,应用方便。

②注射器抽吸:注射器抽吸后,需更换1ml针头。

(1)0.3ml:3000IU

 (2)0.4ml: 4000IU

(3)0.6ml:6000IU

2.注射体位  腹壁注射临床常见体位为平卧位、坐位、屈膝仰卧位。

3.腹壁注射部位  上起自左右肋缘下1cm,下至耻骨联合上1cm,左右至脐周10cm,避开脐周2cm以内。

4.按压要点 拔针后如有穿刺处出血或渗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垂直向下按压3~5min。

5.特殊患者  对于儿童和消瘦患者,尽可能选择短型针头,捏皮注射时严格把握进针角度和深度,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

6.注射部位轮换  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

7.用药时间  低分子量肝素的使用时间不应该超过10天。

综上,选择正确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深度和角度,在皮肤褶皱垂直进针,缓慢注射,注射后适当加压和规律轮换间隔注射,注射前后对患者加强宣教,教会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注射后密切观察等,这些都是预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确保正确注射的重要措施,是临床护士需要掌握的护理要点。

护理同仁们,在这方面,您有哪些独到的注射技巧和心得,留言里分享出来吧!

(作者:张敏 单位: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部位,出血,正确,皮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