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味甘,温,归脾、胃经,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功效。
秋天,稻子成熟了,一片片金灿灿的颜色,淡黄、金黄、深黄布满田野,远远近近,深深浅浅。一阵秋风吹过,稻浪翻滚,此起彼伏,漾起层层叠叠的金色波浪……
来源
稻芽,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sativaL.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
植物学性状特征
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
产地分布
全国多数地方均可生产,主产南方各省区。
采收加工
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生用或炒用。
药材性状特征
呈扁长椭圆形,两端略尖,长7-9mm,直径约3mm。外稃黄色,有白色细茸毛,具5脉。一端有2枚对称的白色条形浆片,长2-3mm,于一个浆片内侧伸出弯曲的须根1-3条,长0.5-1.2cm。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主治病证
米面薯芋食滞及脾虚消化不良:稻芽消食和中,作用缓和,助消化而不伤胃气,常与麦芽相须为用。
用法用量
煎服,9~15克。生用长于和中;炒用偏于消食。
附药:谷芽
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L.)Beauv.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主产华北地区。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6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炒用。谷芽的性能、功效、用法用量均与稻芽相似,但我国北方地区多习用。
参考资料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年版
· 2.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 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 3. 高学敏. 《中药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年版
· 4. 康廷国. 《中药鉴定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年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