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抗肿瘤药市场:恒瑞、石药、百济神州领跑

2022
10/08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
A-
A+

在资金方面,“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都将生物医药作为最优先发展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从2011年开始一年申报一次,重点扶持生物技术药物创新。

抗肿瘤药已经是全球包括中国医药市场在内,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治疗领域。随着中国药品研发环境改善,肿瘤创新药涌现出一批研发成果……  

01抗肿瘤药是最大   且增速最快的治疗领域       

多年来,抗肿瘤药一直是全球药品市场最大的治疗领域,并且保持着最快的增长速度。     

IQVIA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抗肿瘤药市场销售额达到1870亿美金,增长率稳定在10%以上;据预测,抗肿瘤药未来几年在全球市场的年均增速将维持在10%以上,至2026年达到3060亿美金。     10421664838079016  

来源:IQVIA,TheGlobalUseofMedicines

  在国内,抗肿瘤药市场销售额也已与抗感染药市场规模不相上下。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抗肿瘤药市场销售额就已超过1458亿元人民币,2021年预计已经达到1600亿元。     

7571664838079097   

来源:米内网      

02抗肿瘤新药研发审评数量创新高       

随着中国研发创新环境改善,中国医药创新已成为全球第二梯队排头兵。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数据显示,截   至2020年2月,中国创新在研产品数量对全球的贡献率为13.9%,这一数值在2015年仅为4.1%,与第一梯队差距缩小。对中国肿瘤学术界来说,每年有三个具有影响力的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CSCO)。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开启。ASCO官网及各企业官方消息显示,2022年ASCO大会上,中国共有超过50家药企的近240项研究中稿,并有19个项目入选2022年ASCO大会口头报告,体现了中国本土药物研究的含金量和国际学术界认可度。

最近,在法国巴黎召开的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中,抗肿瘤药研发成果丰硕,ESMO官网及各企业官方资料显示,2022年ESMO大会已有超过20家中国药企的70多项研究中稿,本土创新临床研究获得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     

81101664838079172   

数据来源:2022年ESMO,国盛证券研究     

结合国盛证券研究所的研报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我国今年上榜ESMO的肿瘤药品:     

①发布数量方面,恒瑞医药以29项成果、8种产品领跑国内创新药企;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康宁杰瑞制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的创新研发成果数量也有3-5个,处于第一梯队。     

②分子类型方面,小分子抑制剂为国内药企创新成果输出主力;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细胞疗法(CAR-T/TCR-T)、ADC等新型分子布局加速。国内双抗领军者康宁杰瑞制药、康方生物共发布5项研究成果;细胞治疗领域斯丹赛、恒润达生、茂行生物、苏州易慕峰均有早期研究数据发布。     

③项目进展方面,多项PD-1疗法重磅研究数据发布,包括恒瑞医药“双艾”组合,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用于一线肝癌,信迪利单抗用于一线NSCLC,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多瘤种新辅助疗法;茂行生物通用型CAR-T疗法在胶质瘤治疗中获得突破。     

我国抗肿瘤药2021年研发审评方面也是硕果累累。     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7个抗肿瘤1类化学新药,6个抗肿瘤1类生物新药;我国有12个抗肿瘤1类化学药和11个抗肿瘤1类生物药提交上市申请。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建议批准的化学药NDA160件中,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循环系统疾病药物、呼吸系统疾病及抗过敏药物较多,占全部化学药NDA批准量的73.75%。     

其中,建议批准化学抗肿瘤药NDA数量为48件,占各适应症总量的30%,遥遥领先于其他适应症。     

 25541664838079390   

来源:《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

在批准的764件生物制品IND中,抗肿瘤药物较多,占全部生物制品IND批准量的58.77%。     

 63601664838079436   来源:《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      

03药品集采常态化,研发创新才有出路       

国家和地方集采常态化进行,目的是将不合理的药品价格水分挤出,   如果企业没有充分准备,完善产品管线、储备优势产品,“掉队”是迟早的事情。     

集采将促使创新药物的医保支付空间提升,鞭策企业更加重视“首仿”药品及新药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和储备重磅产品。如此,企业会更有内生增长力。     

在国家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创新步入快车道,医药研发投入、在研新药数量、获批创新产品呈现逐年快速递增态势。2021年我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创新高,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我国药品研发创新政策环境和人才环境不断改善,国内创新药物研发领域既有支持政策密集发布,又有资金支持。    

2015年以来,鼓励药品研发创新的政策法规密集出台。     

例如,《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等文件,为我国药品研发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提高药品的研发壁垒和质量的同时,也促使医药研发更加规范化和集中化。     

另一方面,在国家鼓励创新、为创新药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如优先审评审批等政策的推动下,许多海归人员回国创业,利用自身跨国药企工作经验,展开了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研发。    

在资金方面,“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都将生物医药作为最优先发展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从2011年开始一年申报一次,重点扶持生物技术药物创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企业,药企,医药器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