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递送——口腔薄膜技术

2022
10/11

+
分享
评论
六日行研社
A-
A+

药物递送——口腔薄膜技术

自2001年辉瑞公司开发了一款口腔薄膜片listerine作为口腔清新剂以来,口腔薄膜开始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目前上市的口腔膜剂品种主要集中在北美市场,已有超过80多种产品在北美上市,用于各类适应症。

 文丨塔卡拉玛干的白杨

一、概  述  

1、定义

口服递送因其显著的安全性和良好的顺应性,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给药方式,且没有之一。但是有的药物无法用于口服递送,这是因为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起效相对较慢,药物无法耐受消化道的酸环境和酶环境,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性较差以及肝脏的首过效应等,都会限制药物口服递送。此外,片剂和胶囊这类固体口服药物,对于例如老人、儿童、帕金森患者、易恶心和处于麻醉中的患者来说,给药极为不便,口溶膜就是产生于这样的需求中。

口腔薄膜(Oralthin films,OTF)是用于局部或系统吸收实现治疗的聚合物薄膜,可通过口腔黏膜下密布的毛细血管或者是舌下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口腔黏膜易于药物穿透吸收,起效很快;给药方式不会损伤正常组织;还能避免药物暴露于消化道的酸环境和酶环境中引起药物降解。正是这些优点,使口腔薄膜成为广泛的给药方式。

2、口腔薄膜的分类及其材料

根据口腔薄膜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口腔黏附薄膜(Oralmucoadhesive films)和口腔分散薄膜(Orodispersiblefilms,ODF)。两种口腔薄膜都需要以材料为骨架,用于包载活性药物和实现药物在给药部位(口腔或舌下)的缓释。

14671665272291559

图1 口腔薄膜的分类

根据作用的不同,可将口腔薄膜所需的材料分为聚合物材料和添加剂两类。聚合物材料可用于多种特性的薄膜,能用于口腔薄膜的聚合物材料不能浸出任何杂质,无毒无刺激性,可以快速溶解释放药物,能附着于靶部位的黏膜,实现药物的长时间控释。而添加剂包括增塑剂、着色剂、增味剂,保证口腔薄膜既有适度的机械强度,又具有一定的口感;增塑剂的加入能避免仅有药物和聚合物材料时薄膜过于脆弱,同时还能影响药物包封率。

为避免引发毒副作用,辅料与药物之间的相容性必须研究清楚。目前使用的聚合物材料主要有天然材料和合成或半合成材料。

2.1口腔黏附薄膜

口腔黏附薄膜(Oralmucoadhesive films)是能长时间牢固黏附于口腔黏膜实现药物控释的一种薄膜。口腔黏附薄膜放置在舌上、舌下或脸颊内侧,黏附于口腔内,药物缓慢被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可以有效避免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且能快速发挥药效。

(1)天然聚合物

天然聚合物用于口腔黏附薄膜,不仅是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其分子结构表面的活性基团能作用于黏液中的黏蛋白,较大的分子量能促进黏附渗透,天然聚合物通过物理特性或者化学特性增强和巩固材料的黏附特性。

透明质酸是应用最广的天然聚合物材料,它是未硫酸化的阴离子糖胺聚糖,因能快速吸附水分而表现出凝胶特性,用于药物颊黏膜控释递送,可以克服口腔唾液的冲刷作用和食物的摩擦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

淀粉具有崩解特性和黏附特性,崩解特性用于口腔分散薄膜,黏附特性用于口腔黏附薄膜,实现药物持续释放。淀粉影响薄膜的载药量,作为增塑剂又会影响药物的释放。有研究表明,随着载药量的增加,玉米淀粉的溶胀特性对药物的释放起着决定性作用。

瓜尔多胶用于制备口腔黏附薄膜递送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包载降压药治疗牙周炎。因减少胃肠道、肝脏的首过效应和增强渗透性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表明瓜尔多胶能实现对药物的程序性释放,还能提高细胞活力和药物口腔渗透性。

壳聚糖是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阳离子聚合物材料,研究范围最广。壳聚糖的分子量、脱乙酰化程度、表面功能化基团(例如氨基、羟基)影响着其理化特性,特别是与细胞之间的吸附作用和与粘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其生物黏附作用。但是因为含水量较高,三维结构松散,壳聚糖的机械强度较差,目前主要通过交联或者表面修饰改进壳聚糖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海藻酸钠、果胶、普鲁兰多糖、明胶、卡拉胶也作为天然聚合物材料用于口腔黏附薄膜。

尽管天然聚合物材料用于口腔黏附薄膜有很多进展,但是依旧存在诸多限制。天然聚合物材料的理化性质太过复杂,水溶性较差,分子量分布较宽,以至于无法精准控制其用量,导致薄膜不稳定。因此,多将天然聚合物材料进行修饰成衍生物或者半合成材料,提高其理化稳定性。

(2)合成或半合成聚合物

合成或半合成聚合物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酸(又名卡波姆,CP)、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维酮(PVP)、聚环氧乙烷(PEO)等。

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是具有生物黏附性的半合成聚合物。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和卡波姆917为骨架材料制备黏附薄膜,能实现同步递送杀菌剂和抗炎药,可用于治疗牙周疾病。产品的理化特性如耐折强度、抗张强度、杨氏弹性模量、膨胀系数和最大膨胀时间,受到产品处方和成分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将纳米粒、脂质体用于口腔薄膜,能改善药物在颊黏膜的渗透性,提高药物的吸收度和生物利用度。

但是羟丙甲基纤维素的黏附特性不如聚丙烯酸,并且其温敏特性也使其无法递送水溶性较差的药物,目前的主要解决办法是接枝共聚物,改善材料性质。

81381665272291805

图2 接枝共聚物用于口腔黏附薄膜

2.2口腔分散薄膜

不同于口腔黏附薄膜,口腔分散薄膜(Orodispersiblefilms,ODF)的关键是膜剂要在靶黏膜处快速溶解或者崩解后持续释放活性成分,根据其释药方式又可以细分为口腔崩解薄膜和口腔溶解薄膜。口腔崩解薄膜用于难溶性药物,口腔内崩解后在胃肠道内溶解并吸收。口腔溶解薄膜用于水溶性药物,薄膜在口腔内同时发生溶解和崩解,包载的药物少部分在口腔内吸收,大部分在胃肠道吸收。

与口腔黏附薄膜一样,分散薄膜也需要一定的生物粘附性,保证与粘膜接触达到较高的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一般由聚合物和其他添加剂组成,聚合物也分为天然聚合物和合成或半合成聚合物。

(1)天然聚合物

因其良好的成膜性和生物相容性,越来越多的天然聚合物被用于口腔分散薄膜,最经典的便是麦芽糖糊精(Maltodextrin,MD)。麦芽糖糊精是从蔬菜淀粉中部分水解的多糖,水解程度越高,葡萄糖当量(DextroseEquivalent,DE)就越高,用于口腔薄膜的性能就越差。麦芽糖最早与甘油一起用于口腔分散薄膜的制备,其单独使用也具有成膜特性。海藻糖、布鲁兰多糖、壳聚糖等天然低聚糖能稳定蛋白质,被用于大分子的口服递送。秋葵生物高聚物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与HPMCK15合用于口腔分散薄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此外,这类天然聚合物不仅可用于口服递送蛋白大分子,还能掩盖药物本身难闻的气味,改善病人顺应性。而以壳聚糖和HPMC制成的口腔分散黏膜,因其黏附性能显著提高黏膜处的滞留时间。

(2)合成或半合成聚合物

口腔分散薄膜常用的半合成聚合物有纤维素衍生物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值得注意的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聚合物(例如PEG600)更适合用于口腔分散薄膜,因为其不仅可作为增塑剂修饰薄膜的理化性质,还可以作为造孔剂调节药物释放。类似于口腔黏附薄膜,口腔分散薄膜也可以与纳米粒合用,不仅能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其多孔薄膜结构也可用于个性化治疗。

常用的全合成聚合物有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聚维酮(PVP)、聚环氧乙烷(PEO),常与药物固体分散体或纳米粒合用,可以提高药物载药量和改善薄膜的崩解时间

二、制备技术  

自口腔薄膜应用开始以来,溶剂浇铸法便是最经典的制备方法。近年来,很多新技术也逐渐出现并发展成熟,包括热熔挤出法、静电纺丝法、和打印法等。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溶剂浇铸法的局限性以提高口腔薄膜的性能,同时能制备多层的口腔薄膜以实现药物的缓释。

1.溶剂浇铸法

溶剂浇铸法(solvent casting) 工艺简单和成本低廉,是目前为止将口腔薄膜用于临床的最实用方法,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制备技术。该方法是将成膜的材料、活性成分和其他药用辅料一起溶解或者分散于水中,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后排出药液中的气泡,此时的药液黏度较高,将其铺在模具中,或者直接涂布成薄膜,待药液中的水分挥发后形成薄膜,根据规格切割并包装,临用前打开包装即可使用。

93401665272291994

图3 溶剂浇铸法生产过程中控指标

均匀度、厚度和形态学影响薄膜流变特性的关键指标,但更为关键的指标是精准提高药物包载量。成膜材料对载药量有显著影响,有研究表明,以HPMC为代表的半合成材料,能形成多孔结构用于提高载药量,同时又能改善薄膜的渗透特性,实现对药物的高效包载和快速释放,需要根据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成膜材料。此外,水分含量会影响薄膜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因此需要在制备和包装过程中控制环境的湿度。

溶剂浇铸法的缺点是大量使用可挥发性有机溶剂,除了对健康和环境有影响外,如果有机溶剂残留过大,会因干燥不完全引起膜结构不良变化,改变药物溶出度、活性成分长时间接触会与有机溶剂相互作用导致某些安全问题。此外,工艺转化也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制备均匀性高度集中的薄膜,必须精准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浇注速度,干燥时间和切割比例等,才能在商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中保证薄膜的均一度。

39671665272292429

图4 溶剂浇铸法的商业化生产示意图

2.热熔挤出法

热熔挤出法(Hot-melt Extrusion,HME)的实质是一种对熔融状态原辅料混合物进行薄膜化塑形的方法。制备过程中,将药物、成膜材料和其他辅料混合加热至熔点,使之变成均匀的熔融状态的混合物,施加外力让混合物通过带孔的模具,形成所需薄膜,待挤出的薄膜冷却后,再进行切割和包装形成膜剂。

热熔挤出法最早是用于制备固体分散体,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来改善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因为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性,而被用于对热不敏感药物口腔薄膜的制备。该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制造过程耗时短,无需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不用加热干燥。并且熔融状态下药物和辅料分散均匀,最终制成的薄膜含量均一度很高,生产过程中的参数控制更为方便,减小原辅料的浪费。热熔挤出法对处方的要求较高,适用的药物有限,尤其不适用于热敏感药物。

热熔挤出器由加料斗、挤出器、薄膜金属模具和滚筒组成,其中挤出器又分为单螺旋挤出器和双螺旋挤出器,双螺旋挤出器更具优势,物料混合效果更好且滞留时间更短,双螺旋相互刮擦具有一定的自洁能力,操作参数可控性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

83331665272292601

图5 热熔挤出法示意图

在生产的过程中,原辅料在高温下保持熔融状态,如果温度受环境影响降低,存在原辅料共熔物再结晶的风险,需要足够量的高粘度聚合物或者增塑剂预防该问题的发生。热熔挤出法的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离模膨胀现象(Dieswell phenomenon),即因为具有黏度和弹性的聚合物,经过高能量捏合和剪切力作用后,会在挤出后增大横截面积,常用的解决方法是降低螺旋杆的速度,降低捏合力和剪切力。

98331665272292931

图6 溶剂浇铸法结合热熔挤出法

3.静电纺丝法

静电纺丝法(Electrospinning)是制备纳米纤维(nanofibers)的常用技术。在电场作用下,聚合物溶液的液滴可以从球体向圆锥体转变,并可以进一步延展至纳米级别的纤维丝。随着静电纺丝法的潜力逐渐被挖掘,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基于纳米纤维生产制造口腔薄膜,除了因比表面积大提高载药量外,还能有效地增强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性。基于纳米纤维制备的口腔薄膜,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可实现对药物的控释。

连续采用静电纺丝法,可以制备多层结构的纳米纤维薄膜,内层为含活性成分的聚合物材料,外层为纳米纤维。由于外层材料的疏水特性,多层纳米纤维薄膜表现出优良的缓释效果,这让静电纺丝法用于制备口腔薄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尽管静电纺丝法在某些方面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还是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原辅料必须用有机溶剂溶解,为环保和溶剂残留留下了安全隐患。静电纺丝法涉及高度复杂和高成本的设备,制备过程步骤较多,严重制约其在制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4.打印法

打印技术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下,将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形成具有所需形态的产品。打印技术能完成连续一步制造,同时能实现多种制药剂量的个性化设计。因其特点,3D打印又被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e)。

24761665272293050

图7 打印法示意图

喷墨打印(inkjetprinting)技术是应用于口腔薄膜制备的最经典打印法,类似于办公墨盒打印。具体过程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一起溶解于打印墨中,然后将原辅料溶液沉淀在固定尺寸的基质上,便形成了薄膜。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又开发了热喷墨打印,用固定平台替代滚筒,将薄膜的载药量提高至毫克级。喷薄打印制备的口腔薄膜形态学稳定,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固态特性,并且能实现给药后快速崩解。

熔融沉积成型(Fuseddeposition modeling,FDM)是另一种常用经典制备口腔薄膜的3D打印技术。该方法是以高温对活性成分和辅料进行加热使之成为液态的熔融状态,再经挤出器挤出形成长丝,再经打印形成具有三维特性的物质。相比于其他制备技术,熔融沉积成型制备的口腔薄膜具有更优良的结构特性,剂量均匀度也更高,并且如果在口腔薄膜的一侧引入支撑层,能实现药物的单向释放。但该方法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不适用于热敏药物,目前有人将该方法与喷墨打印法结合起来,能避免热敏药物在制备过程中发生降解。另外,该方法需要先将材料热熔成丝,增加了制备难度,近来开发了一种称为EXT打印的新技术,采用以凝胶或糊剂等半固体为制备材料,直接用于挤出和打印。

尽管打印技术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在实际用于口腔薄膜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阻碍。对于喷墨打印来说,对打印墨的要求较高,必须具有足够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又要对药物和辅料有足够的溶解度。对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来说,温度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此外,所有的打印技术制备的口腔薄膜都面临载药量不够的问题,影响了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5.静电喷雾沉积技术

静电喷雾沉积(Electrostaticspray deposition,ESD)是一种干粉喷雾沉积技术,以静电喷枪将成膜粉末均匀喷在固定衬底上并形成均匀的沉积物,之后经高温将沉积物固化。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装领域,近来被发展用于制药领域。

静电喷雾沉积技术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电压、喷雾距离、环境湿度等会影响沉积效率,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特性。为了有足够的粉末沉积,通常是通过提高环境湿度来改善粉末自身的导电性,静电喷雾沉积技术是干法制膜技术,不需要使用溶剂,消除了溶剂浇铸法的缺点,并且由喷枪进行粉末沉积,能有效保证薄膜的厚度和药物均匀度。

但静电喷雾沉积技术依然无法广泛应用于口腔薄膜的制备,因为在进行沉积之前,必须对原辅料进行粉末化前处理,保证粉末具有可接受的粒度和粒度分布,额外的前处理加工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粉末化过程和升温固化粉末沉积物过程可能会对药物造成损伤,尤其是热敏药物。

三、药物递送  

早在20世纪70年代,膜剂已被用于替代部分传统的固体制剂,口腔薄膜产品最早是包载维生素和中草药提取物,多用于口腔清新。2001年,辉瑞上市了名为Listerine的口腔清新薄膜剂,广受好评,当时曾被《时代》杂志评选为最好的发明之一。

尽管前期受限于诸多缺点仅适用于保健市场,近年来随着技术和产品不断地完善,更多新型膜剂正在被各大药企和研究机构开发中,口腔薄膜显著的顺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提现。目前,美国FDA、欧洲EU和日本PMDA都陆续批准了部分口腔薄膜产品上市。

1.FDA批准上市的口腔薄膜

表1 FDA批准上市的部分口腔薄膜

商品名

公司

活性成分

辅料

适应症

年份

Onsolis

BioDelivery

芬太尼

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卡波非

镇痛

2009

Zuplenz

Strative

昂丹司琼

羟丙基纤维素、聚环氧乙烷、黄原胶

恶心呕吐

2010

Suboxone

INDIVIOR  INC

盐酸丁丙诺啡/盐酸纳洛酮

聚环氧乙烷、羟丙甲纤维素

阿片依赖症

2010

Bunavail

BioDelivery  

盐酸丁丙诺啡/盐酸纳洛酮

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卡波非

阿片依赖症

2014

Belbuca

Endo  Pharmaceuticals

BioDelivery

丁丙诺啡

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卡波非

镇痛

2015

Sympazan

Aquestive  Therapeutics

氯巴占

羟丙甲纤维素、聚环氧乙烷

癫痫

2018

Exservan

Aquestive  Therapeutics

利鲁唑

羟丙甲纤维素、聚环氧乙烷、黄原胶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2019

Vitafol

Exeltis

Aquestive  Therapeutics

维生素

聚环氧乙烷、羟丙甲纤维素

产前维生素

2019

Kynmobi

Sunovion

阿扑吗啡

羟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

帕金森病

2020

2009 年7 月 16 日,FDA批准Onsolis用于缓解18 岁及以上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症患者的突发性疼痛。Onsolis为芬太尼口腔粘膜贴片,通过贴附在面颊内部口腔粘膜上的可溶性薄膜释放强效的芬太尼。Onsolis能为阿片类药物耐受患者缓解疼痛,但如果对阿片类药物不耐受,会导致用药过量、突发性重度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芬太尼作为强效的阿片类止痛剂,为避免因药物滥用而致成瘾性,Onsolis获准上市时被要求制定风险评估与最小化计划(REMS),同时还标有黑框警告声明,此药不可用于缓解偏头痛、牙痛和术后疼痛,也不适用于间歇性使用或必须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2010 年7 月,FDA批准Strative公司的昂丹司琼舌溶膜剂Zuplenz上市,用于预防术后和放疗诱导的恶心和呕吐,以及因接受中至高致吐性肿瘤化疗方案治疗所引起的恶心和呕吐。Zuplenz由MonoSolRx 公司专有的PharmFilm 技术平台开发,该平台可使产品在口腔内黏膜和舌下快速溶解释药,旨在使口服药物服用更方便。Zuplenz是FDA批准的首款舌溶膜剂处方药物,给药时无需水送服即可在舌上迅速溶解,然后随唾液咽下,改善了有吞咽困难患者的顺应性。

2010 年8月,MonoSol Rx与INDIVIOR INC 公司联合开发的复方舌下速溶膜Suboxone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阿片依赖症。Suboxone也是开发于MonosolRX公司的PharmFilm技术平台,含盐酸丁丙诺啡和盐酸纳洛酮,大小、形状和厚度都类似于普通邮票,可在舌下快速释放治疗剂量的部分阿片激动剂丁丙诺啡和阿片拮抗剂纳洛酮,质量稳定且持久,药物在舌下的吸收快,极大地改善了病人顺应性。2014年6月,BioDeliverySciences开发的首款含盐酸丁丙诺啡和盐酸纳洛酮的复方颊膜片Bunavai获批上市,Bunavai采用了该公司先进的可生物侵蚀黏膜粘附(BioErodibleMucoAdhesive,BEMA)药物递送技术,与Suboxone舌下速溶膜同台竞争。2015年,BioDeliverySciences开发的另一款丁丙诺啡口颊膜贴剂Belbuca获批上市,用于慢性疼痛,给药时将其贴在脸颊内,可以更快地将药物输送到血液中。

13851665272293168

图8 盐酸丁丙诺啡和盐酸纳洛酮复方颊膜片

2018年11月,FDA批准Aquestive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氯巴占口腔膜Sympazan用于2岁及以上患者的癫痫发作,Sympazan是首个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相关癫痫发作的口腔膜剂。在Sympazan上市之前,已有氯巴占口服片剂和口服混悬液2种剂型,但LGS相关癫痫发作时患者受限于行为和认知的缺失,难以吞服固体片剂或者大体积混悬液,导致给药剂量出现偏差增加护理难度,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抵触情绪,而浆果味的Sympazan与片剂或者混悬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安全性类似,顺应性大幅度提高,成为受患者和护理人员欢迎的治疗方案。

2019年11月,FDA批准由AquestiveTherapeutics开发的利鲁唑口腔膜剂Exservan上市,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治疗。利鲁唑片剂于1995年12月获批上市,为FDA批准的第一种治疗ALS的药物。Exservan是利鲁唑口腔膜剂,与片剂的药物动力学等效。Exservan给药方便,每日给药两次,给药是无需水送服,提高了存在吞咽或给药困难患者的顺应性,解决了服药难题,并与2018年获得了孤儿药资格。

2020年5月,FDA批准由日本住友制药美国子公司(SunovionPharmaceuticals Inc)开发的盐酸阿扑吗啡舌下膜剂Kynmobi上市,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关闭期(OFF)事件的急性治疗。作为第一个快速、按需治疗帕金森病OFF事件舌下疗法的Kynmobi,在舌下快速溶解、按需治疗OFF事件,15分钟起效、30分钟显著改善症状,每天可使用多达5次,能帮助患者迅速改善受损的运动,并根据具体需求控制他们的运动症状。Kynmobi舌下给药的方式,解决了之前只能皮下注射带来的各种问题,大幅度提高用药安全。

而Vitafol是由Exeltis和Aquestive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一种维生素和其他补充剂的组合,用于治疗和预防怀孕前、怀孕中、怀孕后和哺乳期间维生素或矿物质的缺乏,向身体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来帮助满足营养需求。

2.EU和日本批准上市的口腔薄膜

表2 EU批准上市的部分口腔薄膜

商品名

活性成分

适应症

国家

年份

Olanzaran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波兰

2009

Setofilm  Orodispersible film

昂丹司琼

恶心呕吐

比利时

2010

Nicabate  Mint

尼古丁

尼古丁依赖

英国

2011

Zolmitriptan  Renantos

佐米曲坦

偏头痛

德国

2013

Rizaport  Schmelzfulm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偏头痛

德国

2015

Risperidon  Sandoz Schmelz film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德国

2015

Xybilun

枸橼酸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碍

葡萄牙

2017

Donepezil-HCl-1

盐酸多奈哌齐

阿尔茨海默症

德国

2018

Desloratadine  orodispersible tablets

地氯雷他定

荨麻疹、鼻炎

-

-

多款口腔薄膜在欧洲获批,其中德国是批准口腔薄膜上市最多的欧洲国家。这些产品中,包载的活性成分多数都是重磅药物,例如利培酮、多奈哌齐、西地那非等。不同于FDA获批产品多为镇痛相关适应症,欧洲获批的口腔薄膜多用于神经类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等。

盐酸多奈哌齐是乙酰胆碱酯酶可逆性抑制剂,其片剂于1996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但因患者的行为障碍,导致吞咽困难剂量差异大,患者依从性很差。在德国获批的口腔崩解膜剂,与片剂相比有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效,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减少首过效应,并且无需水送服即可在舌下快速溶解,极大地改善了有记忆障碍、行为障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该产品同时也在日本获批。

日本也有多款口腔薄膜获批上市,适应症类似于欧洲市场,多用于治疗过敏、勃起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症等,如盐酸奥洛他定、氯雷他定、盐酸多奈哌齐、枸橼酸西地那非等。另有治疗瘙痒的纳呋拉啡、治疗高血压的氨氯地平、治疗高血糖的伏格列波糖、治疗睡眠障碍的酒石酸唑吡坦等膜剂在日本获批上市。

四、写在最后  

国内也有多款国产口腔薄膜获批上市。

2020年11月27日,江苏豪森和恒瑞医药联合开发的改良型新药奥氮平口腔速溶膜正式获NMPA批准,申报类型为2.2类新药,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给药时置于舌上无需饮水,即可在1min内快速溶解、释放药物。该薄膜剂成为国内首家也是首个上市的口腔速溶膜产品。此外,江苏豪森和恒瑞医药联合开发的他达拉非口溶膜已经递交上市申请。2021年1月21日,齐鲁制药的首款口溶膜奥氮平口溶膜获批上市。

2021年3 月 11 日,齐鲁制药申报的2.2类改良新药孟鲁司特钠口溶膜获批上市,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病症,为国内获批首家产品,同时为齐鲁制药的第二款口溶膜产品。齐鲁制药还有多款口溶膜处于申报上市阶段,例如他达拉非口溶膜、阿立哌唑口溶膜、盐酸美金刚口溶膜等。

口腔薄膜的的特点是药物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能避免药物在胃肠道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尤其是对于蛋白质和多肽,是非常好的递送技术。近来口腔薄膜更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比如在口腔薄膜中包载纳米粒子或者纳米包合物,均匀或非均匀地分散在薄膜基质中,不仅增强了薄膜的生物黏附特性,还改善药物溶解度和渗透性,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尽管如此,口腔薄膜依然存在某些缺点:

首先是载药量不高的问题,因其自身的短板无法包载足够的药物,对于活性低或者需求剂量较大的适应症,口腔薄膜无法达到所需药效;其次是稳定性问题,薄膜的骨架主要是聚合物,易吸潮,所以包装材料必须做到隔湿效果;最后是两药联用存在挑战性,不同的口腔薄膜在崩解速度和崩解时间上存在诸多差异,必然很难同时实现最优的药物动力学特性。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参考文献:

Recent advances of oral film as platformfor drug delivery

Thin films as an emerging platform for drugdelivery

Mucoadhesion and Mechanical Assessmentof Oral Films

公众号药事纵横:口溶膜-新兴给药系统的误解、优点和局限性

口腔速溶膜给药技术——PharmFilm技术平台

中国新药杂志:口腔膜剂的研究进展及市售药物概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薄膜,口腔,药物,用于,聚合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