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治疗心包积液

2022
10/10

+
分享
评论
武汉东西湖仁康中医
A-
A+

研究显示,结核及肿瘤性心 包积液 70% 以上为中至大量,在西医穿刺引流的 基础上配伍中药以祛除水饮可有效缓解心包压塞的症状。

近年来,心包积液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有不少的朋友们都被这个疾病所侵害着,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心包积液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炎等造成胸导管阻塞使水液代谢障碍停留于心包所致,慢性虚损性疾病导致低蛋白血症亦可造成心包积液。临床可见胸闷心悸,气短胸痛,胸胁痞满,咳吐痰涎量多,乏力纳呆,腹胀腹泻等症状,一旦确诊需要及早选对方法治疗。

心包积液属于中医心悸、喘证、痰饮、水 肿等病的范畴。其发病机理多因肺系疾病日久,或他脏病变的影响,以致心肺虚衰,气血运行失常,肺气 肃降无权,气不布泽,水湿痰饮停聚心包所致。当心 肺虚衰之时,必将影响三焦的气化,而使水饮停聚为 患。或停聚肌肤而浮肿,或停聚胸胁成胸水,停聚腹 部成腹水,或停聚心包成心包积液,出现心悸、喘促、 水肿等各种症状,其病本虚标实,故治宜温补元阳, 益气养心为主,兼以治疗痰浊、水饮、瘀血之标,标本 同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心脏居于胸中,若人体之太阳,温煦心脉而通达四末,主宰神明而镇摄魂魄。若因水湿之邪或阴寒雾霾遮蔽心阳,则阴寒凝滞,心脉郁阻,胸痹心痛不时而发。肾为元阳、元阴之府,心阳之盛衰全赖肾阳之温煦,方可化气行水。心阳亏虚,阳虚则寒凝,寒凝心脉,痰湿郁阻,则见胸痛彻背,心悸气短,手足不温,肢冷汗出等;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泛溢,水气凌心则见心悸咳唾,头晕头昏等;肺脾气虚,不能布散水精,通调水道,水湿郁阻,阳气被遏,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阴雳不散,心脉自然不通。

以利水为主,气、血、水共治,汗、利、下 同施

心包积液是以正气不足、水饮内停为基本病机 的本虚标实性疾病,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主,扶正法包括益气、温阳和滋阴,祛邪当以利水为主,寒 温并用,汗、利、下三法同时。

《金匮要略》 曰 :“治湿小便不利非其治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 和之”。心包积液证候分布以脾肾阳 虚证多见 。清代俞嘉言 《医 门法律》 认为,饮邪有寒热之分, 《金匮要略 ·痰 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中亦有清法。《金匮要略》 将水气病治疗总结为汗、利、下三 法。汗、下法亦为治疗心包积液的常用方法。行气利水法与活血利水法也常 用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心包积液,中医在心 心包积液的治疗方面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患者 心包积液急性发作引起心包压塞或慢性心包积液反 反复发作引起缩窄性心包炎时应及时结合手术治疗以 防危及生命。

漏出液益气温阳,渗出液清热凉血解毒

分液论治即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和量来分证论治。心包积液根据性质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漏 出液的病机为气虚血瘀、阳虚水停,治疗宜益气温 阳、利水逐饮。渗出液的病机为邪毒或热毒逆传心 包,损伤气阴,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佐以益气养 阴。渗出液可分为血性和非血性,血性心包积液发 病多为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如 《景岳全书》 将血 证病机概括为火盛、气虚, 《黄帝内经》 曰: “诸 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血性心包积液的主要病机为热毒,心包积液根据量的多少可分为大量、中量和少量。研究显示,结核及肿瘤性心 包积液 70% 以上为中至大量,在西医穿刺引流的 基础上配伍中药以祛除水饮可有效缓解心包压塞的症状。

1770166536899665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医,治疗,疾病,症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