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管理中主流的三种单肺通气模式,各有那些优劣?

2022
10/13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选择合适的型号很关键,关于型号的选择有很多种方法,临床医生也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判断。

本文由“梧桐医学"授权转载

提到  『单肺通气』  ,多数麻醉医生首先想到的是胸科手术需要单肺通气时插入一个合适型号的双腔管,可实现左右侧肺的隔离和单肺通气。

但肺隔离技术并不仅限于胸科的肺切,能够实现单肺通气的也并非只有双腔管,虽然『  支气管封堵器  』和『  气管导管  』的支气管内插管用的少,但是也不能忘了它们哥俩,关键时刻还是非常顶用。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种单肺通气模式该怎么选择呢?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又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呢?

不问不知道,一问果然不知道,还是得拿起资料复习一下。

双腔支气管导管    
01、优势  

1.可以实现可控的、更好的肺隔离  

2.容易实现左右侧肺之间以及单肺和双肺之间的通气转换  

3.内腔较大便于通气吸引  

4.可实现任意一侧肺的通气或萎陷  

5.方便持续正压通气的使用  

6.可视化支气管镜检查行切除术夹闭支气管  

02、劣势  

1.型号大和结构设计固定  

2.增加气管插管的难度  

3.不能应用于解剖异常的病人  

4.可造成潜在的气道损伤  

5.没有适合儿童患者的型号  

6.插管时牙齿可致气管导管套囊破裂的风险  

7.预测正确的导管型号有一定难度  

8.不能实现选择性肺叶封闭  

9.术后机械通气需要更换气管导管  

03、并发症  

1.声带损伤及声音嘶哑  

2.上呼吸道损伤  

3.气管或支气管的损伤或穿孔(通常是部分粘膜)  

4.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5.气道堵塞或动态肺过度通气  

6.套囊过度膨胀可导致粘膜缺血,甚至导致气管缩窄  

DLT型号的选择以允许DLT导管以最小的阻力进入主支气管为标准,并且套囊充气时可以密闭管腔不漏气。

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应该选择健侧插管,但目前多数学者仍建议无论左右侧手术,在排除左侧插管禁忌证后首选左侧插管,因为左主支气管离气管隆突有一定距离,DLT易固定,不易移位。

选择合适的型号很关键,关于型号的选择有很多种方法,临床医生也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判断。

今天简述一种比较靠谱的方法,利用CT选择双腔管主管部分较患者气管管径小1—2mm的型号,测量值≦13mm者可选择F35;测量值>13mm者可选择F37; >17mm者可选择F41。

选择合适型号的DLT后,临床上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达到理想对位状态。究其原因大多因为患者的气管或者支气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比如支气管开口与气管隆突之间之间距离过大或者过短,尤其是右上肺开口甚至存在与隆突齐平甚至高于隆突的现象。

支气管封堵器    
01、优势  

1.可通过已有的气管导管或气管造口处置入  

2.较双腔管插管简单  

3.术后机械通气不必更换气管导管  

4.可用于选择性肺叶堵塞  

5.可用于儿科患者  

6.能弥补不适合双腔管的情况  

7.多数导管具有中央腔,气体可进出,并行CPAP或喷射通气  

02、劣势  

1.肺萎陷需要较长时间  

2.定位时间较长(取决于操作者)  

3.摆放体位或手术操作期间可能导致移位,导管气管堵塞  

4.右主支气管解剖阻碍封堵器深入右支气管,易于移位,用于右侧手术操作不理想  

5.支气管封堵器可能被缝线缝扎  

6.用于吸引或CPAP的腔隙较小  

03、并发症  

1.封堵器错位或移位  

2.移至气管内  

3.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4.套囊压力过高所致粘膜缺血  

气管导管支气管内插管    
01、优势  

1单腔导管管径较细,插管容易,困难气道或者儿童气道适宜  

2封堵器的气囊材质柔软,直径细,定位容易  

3可以反复调整位置,有效减少声道和气道黏膜损伤的概率  

4单肺通气后,气道直径无变化,不会有气压伤  

5放置过程中可连续通气  

6紧急情况下能简便、快捷的操作(尤其是右侧插管)  

7无需更换导管  

02、劣势  

1左主支气管插管困难,尤其是大量血液脓液时  

2不能实施CPAP  

3在肺隔离的情况下不能通过支气管镜进入对侧肺或不能吸引对侧肺  

4难以知道导管置入隆突下的深度  

5依赖非通气肺被动萎陷  

6经鼻插时气管导管太短  

7右支气管内插管通常会堵塞右上肺叶  

8无法切换单肺通气  

当然,最近各大医院也开始流行『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其实就是在普通双腔管的头端加装了摄像头,可以通过外部的屏幕看到隆突以及一侧支气管,它又有哪些优缺点呢?

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    
01、优势  

1.定位更加简单快捷  

2.能够持续监测插管位置  

3.减少插管次数、气道损伤,避免反复定位  

4.减少纤支镜的使用  

5.可以很好的用于教学  

02、劣势  

1.经济成本较高,价格仍不是非常亲民  

2.虽然也是可视化技术,但不能完全替代纤支镜  

3.可视导管外径更粗  

4.分泌物容易干扰镜头,冲洗效果有时不理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通气,支气管,导管,气管,插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