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研意识,打开思路发现临床实践中问题,尝试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及时进行文献查阅确定选题方向,确定客观的衡量指标,以巧思解决实际问题,积微成著。
积微成著、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潮金博士
引言:
近年来,临床相关研究越来越收到重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理应是临床医生科研的灵感源泉。但问卷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医务人员对科研有浓厚兴趣并且在临床实践中产生过科研的想法,但只有约10%的医务工作者将这些想法付诸行动并完成了论文撰写。
临床工作繁忙、科研思维欠佳、流行病学或统计学知识储备不足、实验相关技术不熟练等问题是阻碍临床医生科研的主要因素。
一.“微型科研”的理念:
“微型科研”即“微型课题研究”,是把医疗实践中遇到的临床问题即时凝练,挖掘出科学问题,使之成为微型科研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科学实验。
着眼于工作实践中的细节,研究内容主要是医疗实践中的科学问题。
其特征可概括为:
二. 微型科研思路范例:
(一)微型科研切入点:临床体验
1.提出问题:
气管插管时患者口臭问题如何解决?
2.研究设计:
分别采用可视喉镜、普通喉镜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评估麻醉医生“对患者口臭的感知”
3.设定科学的测评标准:
1) 麻醉诱导前使用“口气测量仪”对患者口气进行评估以平衡患者术前口臭程度不同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2) 使用红外测量技术评估插管过程中麻醉医生鼻子与患者口腔的距离
4. 得出结论:使用可视喉镜气管插管能减少医生对病人口臭的感知。
5. 成果产出:发表于2019年《欧洲麻醉学杂志》圣诞节特刊。
6.受到同行高度评价:
7.深入思考后提出新的临床科研问题:
新冠肺炎期间麻醉医生如何做好插管防护?
8.提出解决方案:
将“易感人群隔离”变为“传染源隔离”:
9.确立效果评判方案:
使用荧光粉呛咳实验验证防护效果,使用水敏感试纸实验用于临床研究,并制定插管操作流程指引,对麻醉医生进行培训后,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10.成果转化:
获授权专利(中国5项,PCT国际专利1项),生产并投入临床使用。
(二)微型科研切入点:临床痛点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严重心理、精神类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但治疗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丙泊酚注射痛严重,治疗后苏醒质量差是这类患者治疗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提出科研问题一:
右美托咪定能否缓解电休克治疗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行meta分析后发现:右美托咪定能够在不影响电休克患者治疗后抽搐时间的同时有效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
进一步思考:国人体型、代谢水平可能与欧美等地区人口有明显差异,那么右美的适宜用量是否也不同于欧美地区文献报道的用量?
2. 提出科研问题二:
探究适合国人的右美托咪定用量。
结果显示,文献中采用的右美剂量(0.5μg/kg)引起患者心率严重下降,减少至0.2μg/kg于3-5min缓慢推注更适合国人。
目前临床常用利多卡因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但在电休克治疗中,静脉注射利多卡因会缩短抽搐时间影响治疗效果,而右美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或许是此类治疗中缓解丙泊酚注射痛的一项可能的替代方案。
3. 提出科研问题三:
右美托咪定能否预防丙泊酚注射痛?
研究后发现右美的确降低了患者丙泊酚注射痛。
围绕电休克治疗这一特殊的治疗方法,陈博士所在团队进一步探究了右美托咪定对电休克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以及右美托咪定对电休克治疗后苏醒质量的影响,并整理成文。
发现痛点,逐一击破,多点开花。
(三)微型科研切入点:发散思维
临床中很多问题因为常见,所以容易被忽略,此时就需要临床医生发散思维,敏锐捕捉到值得改善的问题。
比如,术后拔管时患者通常处于仰卧位,但仰卧位增加腹壁压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在仰卧位时咳嗽和深呼吸可能导致腹部伤口裂开,而半卧位可能降低腹壁张力。
以此提出科研问题:
不同体位对拔除气管导管的影响
此外,陈博士所在团队善于发现并使用“巧劲”解决临床常见问题,比如使用胶布预防患者牙齿割破气管导管的套囊:
以及通过缩短口腔外导管的长度来避免气管导管弯折的发生率:
以及使用红外测温系统辨别患者呼吸情况:
三. 微型科研的常态化:
小结:
建立科研意识,打开思路发现临床实践中问题,尝试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及时进行文献查阅确定选题方向,确定客观的衡量指标,以巧思解决实际问题,积微成著。
专 家 简 介
陈潮金 博士
中山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山三院麻醉科医生
入选 “2022年广州市青托工程”人才计划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人工智能麻醉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麻醉分会委员
Anesthesiology and Perioperative Science 学术编委
《解放军医学杂志》青年编委
《中国全科医学》青年编委。
主持国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7项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20余篇。获授权中国专利12项,PCT专利1项,其中多项成果已顺利转化。
曾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广东省麻醉学创新与转化医学大赛一等奖、广东省麻醉医师专利孵化项目一等奖等荣誉。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 END—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john.米江
医学审核:何思梦博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