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临床中,还不能仅靠一个生物标志物预测免疫治疗对所有患者的疗效。只有开发多种生物标志物联合使用的预测模型,才能更好地进行疗效预测,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出现以后,给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临床实践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能从中获益。部分患者一旦响应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就有可能是持久获益;但是,另一部分患者却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先天或后天的抗性,影响了治疗效果。
因此,很有必要寻找具有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以筛选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帮助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标志物1:PD-L1
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水平反映了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这使PD-L1成为预测免疫治疗效果的首选生物标志物。
2015年10月,FDA在批准PD-1抑制剂用于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的同时,也将PD-L1的表达水平作为标志物。之后,随着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的公布,PD-L1成为一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伴随诊断标志物。
IMpower 110试验的数据显示,与化疗组相比,那些未接受治疗且PD-L1高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PD-L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提高了40.5%。
KEYNOTE-042试验的数据则显示,从总体上看,PD-L1阳性的患者都能从接受PD-L1抑制剂治疗中获益,但是,获益的程度随着PD-L1表达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标志物2: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不稳定性
dMMR指的是携带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指的是DNA错配修复缺陷。这是FDA批准使用的第二个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
2015年,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在dMMR肠癌患者中,免疫治疗的客观响应率是40%,无进展生存率高达78%;而在没有dMMR的肠癌患者中,客观响应率是0%,无进展生存率是11%。
原来,DNA错配修复系统缺失会提高核酸外切酶的活性,导致大量游离DNA片段的产生,这些游离的DNA片段会被识别并激活下游通路,促进T细胞迁移到肿瘤中。这是dMMR/MSI-H肿瘤对免疫治疗敏感的主要原因。
标志物3:TMB肿瘤突变负担
肿瘤突变负担是用于评价基因突变频率高低的指标。如果肿瘤突变负担大,则说明细胞表面所携带的肿瘤抗原多,容易受到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检测肿瘤突变负担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效果。
2018年,一个三期临床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证实:无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高低如何,只要患者的肿瘤突变负担高,联合免疫治疗都能给患者带来无进展生存期的显著获益。
2019年,一项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研究表明,肿瘤突变负荷≥2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免疫治疗后达到16.8个月,是肿瘤突变负荷<20的患者的2倍。
2020年,FDA批准肿瘤突变负担成为又一个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
但是,也有研究指出,肿瘤突变负担不能作为所有癌症免疫治疗的标志物,因为它在不同的癌种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以上是三个预测免疫治疗效果的老牌生物标志物,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逐渐进入视野,包括:肿瘤异质性、三级淋巴结构、调节性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γ干扰素、循环肿瘤DNA、白介素8和肠道微生物等。
目前的临床中,还不能仅靠一个生物标志物预测免疫治疗对所有患者的疗效。只有开发多种生物标志物联合使用的预测模型,才能更好地进行疗效预测,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