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CART细胞治疗已愈发成熟,疗效明确,但却具有很多天然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生的UCART细胞治疗无疑将成为细胞治疗的未来之路。
近期,Cancer Treatment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s杂志发布了一篇由高博临床研究策略研究院撰写的关于通用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研究现状与技术分析的综述文章Universa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 The future of cell therapy: A review providing clinical evidence,从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的起源、发展及面临的挑战几个方面对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剖析。本文章摘取文章的核心内容,与大家一起一窥通用型CAR-T的源起与走向。
为突破自体CAR-T的局限性
通用型CAR-T疗法应运而生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在抗肿瘤治疗领域(特别是血液肿瘤)的研发方兴未艾,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中国药品审评中心(CDE)均批准了多款CAR-T细胞药物上市。但目前获批的均为自体CAR-T,其临床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因其个体化且复杂的制备过程导致其造价昂贵,限制了在人群中的推广使用。而且CAR-T细胞制备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工艺,任何一个过程的失误都会导致CAR-T制备的失败。
其次, CAR-T细胞制备通常耗时较长,这很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快速进展而错失适合CAR-T细胞治疗的时机。
再次,部分患者自身T细胞不满足制备CAR-T细胞的条件。
另外,如果在白血病患者单采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混入白血病细胞,且也接受了CAR修饰,回输到患者体内后将造成白血病细胞的靶点隐匿及对CAR-T细胞的免疫逃避,后果不堪设想。
基于以上自体CAR-T细胞的缺陷,科学家们提出了通用型CAR-T(UCART)细胞的概念。通用型CAR-T细胞,也称为“现货型”CAR-T细胞,是指从健康供者体内获取T细胞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成CAR-T细胞,其具有的优势能很好地弥补自体CAR-T细胞疗法的不足,两者对比可见下表(表1)。
表1. 自体CAR-T与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异同点比较
通用型CAR-T细胞的起源和设计
UCART的概念来源于异体CAR-T,与后者供受者的“一对一”的情况不同,UCAR-T细胞治疗是健康人与患者“一对多”的关系。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逾越两大障碍:异体CAR-T对受体或宿主的攻击(GVHD)以及受体或宿主对CAR-T细胞的免疫排斥(HvGR)。
要解决上述两大问题,需要在加入CAR的基础上,通过基因编辑或非基因编辑手段进一步改造健康供者来源的T细胞,比如敲除或破坏T细胞受体(TCR)的表达避免GVHD发生以及其他靶点改造避免HvGR,使其能在患者体内存活并有效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通用型CAR-T细胞的研究进展
通过前期的开发,目前全球已有数种UCART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UCART19是由法国Cellectis公司研发的一款靶向CD19的通用型CAR-T细胞产品。该产品首次应用于一例复发难治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婴儿的同情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患儿获得了CR且5年未复发。
2017年ASH年会公布的2项I期临床研究数据(n=21, 14名成人、7名儿童)显示,UCART19用于复发难治B-ALL受试者,输注后28天67%患者获得CR或CRi,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4.1个月;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27%,总生存率为55%。CRS发生率为91%,其中3级以上为14%。
Allo-501是由Allogene公司开发的另一款UCART产品,其与UCART19分子设计相同,但制造工艺升级。
2020年ASCO会议公布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n=46)显示,对于复发/难治性大 B 细胞淋巴瘤(LBCL)或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I期临床试验结果,Allo-501治疗在LBCL中的 ORR 和 CR 分别为 61.5% 和 46.2%;在FL患者中,ORR 为 82.6%,CR 为 52.2%。试验中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GVHD、2级以上免疫细胞相关的神经系统毒性综合征(ICANS)、不可管理的CRS以及>3级的感染。
2021年ASCO年会和第64届ASH会议上,Allogene公司又披露了ALLO-501的进化产品ALLO-501A(删除了ALLO-501中的利妥昔单抗识别域)的最新研究数据,研究证实了其在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12例可评估的患者总体ORR和CR均为50%,未发生GVHD、ICANS。
尽管大多数UCART为单靶点,但亦有双靶点研究在进行,并且公布了初步临床数据。Yongxian Hu等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显示,靶向CD19/CD22 UCAR-T产品CTA101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6例(83.3%)受试者发生1-2级CRS,1/6例(16.7%)人发生3级CRS,3/6例(50.0%)发生3级及以上感染;5/6例 (83.3%)受试者在输注CTA101后的第28天达到CR或CR伴随血液学不完全恢复, MRD阴性。
除血液肿瘤领域外,通用型CAR-T疗法在实体瘤领域的开发也在摸索中,如靶向TAG-72的UCART被用于治疗卵巢癌;靶向NKG2DL的UCART被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结直肠癌、乳腺癌等。
同时,国内关于UCART的临床研究无论是IIT还是注册研究亦如火如荼,北恒生自主研发的CTA101 为国内首个“现货型”异体来源的双靶点(CD19 和CD22)CAR-T细胞注射液产品,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1年12月获CDE受理。亘喜生物基于TruUCAR平台开发的同种异体双靶点CD19/CD7的CART细胞疗法GC502正在开展评估其对B系肿瘤疗效的I期临床研究,并且其首次人体临床试验数据摘要已被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22年年会接收。
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面临的挑战
安全性方面的挑战
GVHD曾经是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但随着敲除CAR-T细胞上TCR表达的基因或非基因技术越来越成熟,GVHD不再是一个主要令人担心的问题。然而基因编辑技术还是有增加插入突变和破坏功能基因的可能。
另一种细胞改造方法为非基因编辑,可能会避免上述基因编辑的脱靶效应,如Celyad公司靶向NKG2D的CYAD-101,该技术通过TRAC抑制分子TIM来抑制或消除TCR信号;Celyad公司还开发了“短发夹RNA(shRNA)”平台,利用shRNA干扰TCR复合物CD3ζ的表达;传奇生物开发了同种异体非基因编辑LUCAR平台,该平台可破坏T细胞中内源性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活性而不需要对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方德门达基于膜蛋白胞内滞留技术开发的通用型CAR-T平台技术ThisCART。但上述方法依旧处于早期临床阶段。
另外,为了避免UCART细胞遭遇宿主免疫细胞的攻击和排斥,在输注UCART细胞之前往往需要比自体CART更强烈的清淋方案,亦或因为要维持UCART在体内的存续而反复输注UCART细胞,从而需要反复清淋,导致严重骨髓抑制,会大大增加出血和感染风险。因此,快速诊断、标准化抗感染预防以及支持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虽然目前药物研发者和研究者担心的主要问题为UCART在体内的扩增和存续,但在有些研究者发起的关于异体CAR-T的临床研究中已经发现有严重免疫缺陷的患者发生CAR-T细胞植入以及随之而来的持续的GVHD,故此种情况在通用型CAR-T细胞研究中亦应警惕。
有效性方面的挑战
通用型CAR-T细胞技术面临的第二个挑战为如何延长其在患者体内的持久性。Tisagenlecleucel的II期临床试验显示其中位持续时间为168(20-617)天。然而,UCART19的I期临床试验显示仅有三名UCART19的受试者在输注42天之后依旧能检测到CAR-T细胞(其中一名在120天时能检测到)。
除了输注多个疗程的“现货型”CAR-T细胞以维持足够数量的CAR-T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以外,研究者也通过基因编辑降低宿主免疫反应(表2)或减弱UCAR-T细胞的免疫原性(表3),以图实现一劳永逸。
表2 降低宿主免疫反应的基因编辑
表3 减弱UCART细胞免疫原性的基因编辑
小结
自体CART细胞治疗已愈发成熟,疗效明确,但却具有很多天然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生的UCART细胞治疗无疑将成为细胞治疗的未来之路。然而如上所述,UCART目前还面临很多挑战,整体临床研究还处在早期阶段,每种产品自身的定位仍需摸索。就现状而言,最可能的开端是作为自体CART的补充治疗,后续再谋求向前线推进。当然产品的更新换代及生命科学技术的加持必不可少。总之,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关于高博临床研究策略研究院
高博临床研究策略研究院依托高博临床研究中心,拥有行业内资深专家团队。整合临床研究全流程服务专业能力与集团所属医院多学科临床专家及实验室科研和技术专家等资源,以科技与创新视角关注领域贯穿药物临床开发全流程,包括药品注册监管政策法规研究,治疗领域临床研究进展跟踪和分析,药品临床开发情报数据分析,创新药临床开发策略和试验设计等。
高博临床研究策略研究院致力于成为专注药品临床开发的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并促进高博临床研究中心不断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推动医药生态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助力生物医药公司为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药品和治疗选择。
编辑 | 赵薇
审核 | 高博临床研究策略研究院 杨瑞
排版 | Cécilia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