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峰教授:纳米刀联合免疫治疗最新进展

2022
10/21

+
分享
评论
肿瘤医学论坛
A-
A+

我们还是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相关的专业学会颁布的规范和指南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范的选择,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10月14-15日,2022年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内科专科分年会(第二届上海市肿瘤内科年会)暨肿瘤免疫治疗进展学习班”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精准施治”为主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肿瘤内科治疗进展、新技术、新药物、肿瘤预防及精准诊治作专题报告,旨在推动肿瘤内科学发展,提高肿瘤精准诊治水平,造福肿瘤患者。

本期肿瘤医学论坛特邀大会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凯峰教授介绍本场年会亮点以及纳米刀联合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特约专家

34281666264503896

王凯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肿瘤科;仁济宁波医院肿瘤科执行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医联体内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内科专科分会委员、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 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秘书长

先后主持并作为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浙江大学青年教师基金、省级教育厅研究项目、省级卫生科技发展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项目等相关项目11项。作为第一、通讯及主要参与者表论文30篇。作为副主编参与专著编写1部,编委参编著作2部。参与制定全国专家共识2项(《中国恶性肿瘤患者运动治疗专家共识》、中国《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3)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明专利2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2011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优秀病例一等奖1项。

专业擅长:恶性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微创治疗。在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诊治、营养支持及癌痛控制、恶性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以及肝脏肿瘤微创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祝贺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内科学术年会顺利召开,您可否介绍一下该会议的亮点?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本次会议是肿瘤内科专科分会成立以来第2届的年会,因为这次年会是在疫情比较肆虐的形势下召开的,大家能够克服困难、推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实属不易。

这次会议主要有3个亮点,首先,我们是上海地区乃至国内率先发布肿瘤内科医师执业现状的学术组织。我们希望通过发布肿瘤内科医生的执业现状,能够为党和政府提供一手的资料和信息,推动医疗改革的攻坚,推动肿瘤内科医师在肿瘤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本次年会聚焦肿瘤内科领域的新进展、新突破。会上很多专家带来的都是上海地区、国内乃至国际的最新研究成果,能给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和上海地区的专家们提供一些新的循证学资料以作参考。

本次会议另一个亮点是,我们特别提出,肿瘤内科已从过去单一的以化疗或靶向治疗为主的学科,发展成为集预防、治疗、分子检测、预后、随访、康复的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大大推动了临床肿瘤患者的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存期得到延长,愈加体现了肿瘤内科的价值。

按照目前的研究进展,纳米刀联合免疫治疗在胰腺癌临床应用上安全性、有效性和生存期等主要数据如何?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纳米刀的问世弥补了当前肿瘤微创治疗的一些不足。传统的射频消融、冷冻等各种微创介入治疗虽然有它的优势,但也存在安全性和热沉效应等问题,而纳米刀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纳米刀的安全系数是特别高,减少了对腔道和重要脏器包括血管、胆管、胆囊、十二指肠等的损伤,甚至反而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就使我们得以突破原先认为的手术禁区,机制在于纳米刀只针对肿瘤组织而不损害结缔组织。

对于临床上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的恶性肿瘤,特别是胰腺癌,纳米刀具有较好的疗效。当然,纳米刀也不是万能的,与免疫、放疗、靶向甚至化疗的联合可以提高纳米刀的疗效。例如,在2017年美国开展的研究中,和对照组相比,纳米刀联合免疫治疗就延长了将近一倍以上的生存期。

正因为纳米刀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现在也在做纳米刀联合人工智能的研究以及纳米刀联合PD-1的研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提供更多依据,推动这一项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为广大的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机会。

纳米刀的临床应用情况如何?是否有还未解决的困难?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纳米刀应用时存在一些禁忌症,心律不齐、局部有金属等导电物体、或有严重并发症不适合全麻的患者均不适合做纳米刀。但是纳米刀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以纳米刀为主的综合性的治疗。最近发现纳米刀治疗可以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的发生,可能的机制是因为纳米刀不是通过温度而是通过不可逆的电穿孔的技术来杀伤癌细胞,所以它可以使肿瘤的抗原很好地暴露。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上当前的免疫治疗,治疗效果极大可能有一个新的提高,当然这需要新的循证学的依据来支持。

所以说,长远来看,目前纳米刀的普及还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去发现纳米刀的应用价值。其次,我们还是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相关的专业学会颁布的规范和指南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范的选择,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期专家:王凯峰

编辑:周天苗 杜燕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上海市医学会,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王凯峰,纳米刀,肿瘤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