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做饭让一个人的心理变健康,而是相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有心情有能力去做饭。
在系统研究了11篇烹饪和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章后,德国的心理专家发现,做饭对心理健康有四个好处:
1、烹饪会提供“快乐的回忆”,给做饭的人带来被治愈的感觉;
2、烹饪是一项每天都可以参与并掌握的事情,因此它能给人们带来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提升;
3、作为烹饪结果,一个人营养状况的改善可能对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4、喜欢烹饪的人很愿意和别人一起做饭,而与家人或朋友的互动会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
肖雪萍的观点
1、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烹饪有养育、照顾的心理含义,所以那些喜欢烹饪的人,往往都有着照顾别人的心理需求,或者换句话说,他们会以照顾别人为快乐。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有照顾别人的需要,或者渴望通过照顾别人,来提升自尊感和心理安全感。
2、那些以照顾别人为快乐的人,要么是因为自己曾经得到很好的照顾,因而自然而然地把照顾别人当作举手之劳,要么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因而希望通过照顾别人,来变相满足自己被照顾的需求(照顾别人时,就像自己也得到了照顾)。
3、用心做一顿饭,至少需要1-2小时,如果是大餐,还可能耗时更久,可是要把这顿饭吃掉,只是30分钟左右的事。因此,做饭给别人吃,是最能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那种心情就是:我愿意花费2小时做精心的准备,只为了让你高兴半小时。
4、德国心理专家之所以认为爱做饭的人心理更健康,那恐怕是因为,做饭这件事需要很精细的操作,要规划菜式,选择食材,然后洗切炒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投入时间和精力,事实上,一个深陷抑郁和焦虑情绪,或正在受困于某些艰难挑战,因而内心痛苦的人,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烹饪,也难以胜任那么复杂精细的操作流程。
因此,并不是做饭让一个人的心理变健康,而是相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有心情有能力去做饭。所以,谈恋爱时,考察对方是否会做饭,是否愿意做饭,也是预测今后你们的婚姻是否能幸福的要素之一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