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药学能力升级云峰会(第二场)成功举办。
作者:张宁
在当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药学在其中的作用越加凸显。药学服务创新如何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药联合门诊的实践又能带来哪些思考?为此,健康界特策划并主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药学能力升级云峰会(第二场)”。
10月19日晚,“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药学能力升级云峰会(第二场)”成功举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夏云龙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常务副主任许东航、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刘蕾联合主持。该系列会议旨在通过探讨干眼治疗、国谈药品落地、DRG改革等核心主题,助力药学领域的学术探讨和经验交流,以供全国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夏云龙在致辞中提出,药学工作经历了取消药品加成、两票制到目前的带量采购,国谈药等一系列变革,这对药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药学正处于从挑战过渡到如何更好地发挥相关专业优势与作用的阶段,尤其是临床药师相关管理的作用。他表示,此次会议聚焦国谈药、药学服务创新等,与会的各位药学专家都在主动求变,积极作为,做出了很多成绩。相信此次分享一定能为大家提供很多新的想法和思路,为促进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台阶。
抗击炎症,从病理机制上治疗干眼
近年来国际上临床调研发现,干眼的患病人数巨大,已成为眼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常务副主任许东航的主持下,原无锡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姚勇带来《干眼治疗的重要性与治疗现状》主题分享。
姚勇表示,干眼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炎症是干眼恶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干眼不仅显著影响日常用眼和身心健康,严重者可能会发生角膜溃疡甚至角膜溶解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目前治疗干眼症以补水和抗炎为主,其中抗炎治疗对于干眼症意义重大。
“我国干眼症患者人数较多,但就诊率低,我国约有114万干眼患者急需安全有效的干眼抗炎治疗药物。”姚勇提到,长期以来,我国干眼治疗主要以人工泪液为主。但人工泪液为干眼基础用药,治标不治本,且对于多数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而作为在国际上已应用了18年的环孢素滴眼液,疗效和安全得到众多研究证实。其可从多种途径阻断干眼恶性循环,从病理机制上治疗干眼。姚勇表示,环孢素滴眼液通过抗炎及其他机制促进泪液和黏蛋白分泌,改善干眼症状和体征,真正从病因上治疗干眼。研究表明,环孢素滴眼液效果显著优于人工泪液等其它治疗方式。同时环孢素滴眼液具有卓越的安全性,不会影响角膜形态功能,且刺激性小。
姚勇强调,0.05%环孢素滴眼液(Ⅱ)目前已在国内上市,是国内首个满足干眼抗炎临床需求的治疗性药物,是民族医药创新的重大成果,填补了该区域长期的临床空白。同时该药物已正式纳入医保,对于治疗中国干眼患者极具经济性。
药学服务模式创新,助力实现价值医疗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诊疗模式的转型,药学部门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改革任务。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学部主任左笑丛带来《药学服务创新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
左笑丛表示,近年来,国家正全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通过最高性价比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价值医疗。“价值医疗决定于医疗价值和医疗成本,一方面通过控制药物费用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降低用药风险提高药事服务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左笑丛如是说道。对此,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分别从“一科一药师、一人一方案、一方一审核和监测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药学服务创新发展的实践。
她提到,医院通过一科一药师开展全病程药学服务,保障疗效最佳化,降低药品使用风险;利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基因检测和定量药理建模三大关键技术开展精准药学服务,达到一人一方案的目的;实行一方一审核,根据医嘱或处方审核工作“闭环管理”,严格把关;对用药进行全过程监测,通过监测用药,确定用药效果,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对于用药风险,医院建立了首个对比剂肾病(CIN)风险预测模型和预测平台,用于CIN风险预测,提高患者使用对比剂的安全性。
此外,左笑丛表示,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药师也要进行转型,需深入临床,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成为医疗团队的核心成员;积极开展药学门诊,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临床用药指导;加强用药管控,助力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管理,多维度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并推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
左笑丛谈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药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要通过培养高素质药师队伍,为患者提供全病程用药管理和精准用药服务,实现药学服务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医药联合门诊,助力药学服务能力提升
医药联合门诊可以让临床药师通过另一种方式直接参与到药物治疗过程中,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优化患者治疗效果,进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李娟做《医药联合门诊药学服务实践与思考》主题分享。
李娟说道,药学门诊是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医药联合门诊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药学门诊的服务质量。她表示,我国的医药联合门诊由南京鼓楼医院在2010年率先发起,经过10多年发展,逐渐被诸多医院重视。2021年,医政医管司正式颁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学门诊服务规范等5项规范的通知,被视为药学服务收费标准的前奏。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积极响应政策,重视药学服务转型工作。目前已设立多形式的药学门诊,从线上转到线下,多学科联合,形成广覆盖面的药学门诊,使药师充分参与到临床治疗中。
李娟提到,通过实践表明,医药联合门诊在促进患者合理用药、规范用药宣教以及提高药师价值的认可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李娟表示,在实践中发现,药学门诊服务依赖于强大的沟通技术和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扎实的专业技术对于取得患者最佳治疗效果和提高药师职业角色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药患”沟通中,她强调要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通过倾听取得患者信任,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尤其要将费用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沟通技巧上要少用医学术语,深入浅出地详细指导患者用药,并给予及时反馈,以此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方面的知识。
就医药联合门诊的发展,李娟表示,医药联合门诊的建设要有重点方向,制定清晰的服务流程与服务内容。在联合门诊中要与医生进行有效、平等的联动,体现药师价值。同时还要对临床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加强科研与转化。
探讨国谈药药品落地难点,助力药学高质量发展
国家药品谈判的常态化开展,使得越来越多价格昂贵的“救命药”走进医保,惠及百姓。那么,在国谈政策背景下,医疗机构应该如何对应政策,助力药学高质量发展?面对国谈产品落地的痛点和难点,各医院又有怎样的应对措施?在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刘蕾主持下,围绕这两个话题,四位专家结合自身医院发展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苏州市立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周琴表示,药学领域要从加强药事管理,保障合理用药;加强药品调剂工作,进一步扩展药学服务范围;加强药学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四方面做起。同时国谈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药品的出现,临床科室和药学部门要加强对创新药物用药的检测和指导,保障患者用药。
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孙华君说道,目前,国谈药品的使用已纳入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临床医生选择药品除了要考量药品的临床价值、治疗优势、费用适度等,还需兼顾三级公立医院考核指标,并关注用药安全。此外还可利用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加强处方流转建设,开拓互联网医院与药房的药品目录,提高医师诊疗效率与国谈药品的可及性。
江阴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邬丹莲表示,药品对于公立医院的指标控制有一定影响。药学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学科发展,另一方面是药事管理发展。不论是新药的遴选还是药品的控制,都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而指标控制也是目前国谈产品落地的痛点和难点,公立医院在执行好新政策的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新的临时遴选通道,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德阳市人民医院主任药师宿怀予结合自身医院药学经验,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通过合理用药、精准用药等多种途径保证国谈药品的可及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创新性和优势。二是通过定点药店的管理,高效便捷地完成国谈药品目录的衔接和落地。三是医院对于部分罕见病用药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快速审批的流程保障购进。四是对于异地社保患者的用药需求,通过灵活的方式,尽最大的可能满足患者的国谈品种用药需要。
转变用药理念,回归临床用药价值本质
在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各医院如何以DRG/DIP支付为抓手,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围绕这一主题,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主任药师宋玮、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蒋磊、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袁易、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苏丹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宋玮表示,DRG的核心指标包括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质量安全。通过DRG,将医院的收益变成了成本,其中包括药品的费用,耗材等。药师需凭借DRG,利用药物经济学协助临床制定,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不合理费用,从而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安全。
蒋磊提到,在DRG支付改革下,要制定临床路径用药模板,通过用药模板的制定,可以帮助临床改变不好的用药习惯。这也是临床药师转变思路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对于用药全过程要进行合理的监控,加强对处方的前置审核,减少不良用药的发生。要加强对于临床路径处方的点评,规范其合理性。
袁易说到,在DRG/DIP支付改革的的大背景下,药品要回归临床价值的本质。要根据诊疗的特色、临床的需求进行药品的遴选。在投入临床实践开始,可以根据药物经济学的四个基本方法——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进行药物价值的评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药师也可以通过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药物进行分层评价,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
苏丹表示,DRG作为合理用药管理的一个标杆值,使得医生非常在意治疗成本。药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融入临床药物学、药物经济学等新理念进行成本控制。从药师理念来看,DRG/DIP的实质是通过质量建设和成本控制来进行提质增效。而药事管理可以通过事前规划,事中干预,事后质控,完善DRG下的全景化管理。同时,用药管理一方面要满足临床正当的诊疗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控制药品的经济性。
刘蕾在最后总结道,在国谈药品的配备中,各医院应结合医院诊疗和学科发展的特点,对药品进行遴选和配备。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满足临床价值的需求,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高质量发展。药师在DRG的执行中,要积极发挥作用。以提高药品合理使用的管理水平,提升质量降低成本为主。不仅要优化临床使用的路径,还要配备好用药的目录。实时关注相应的政策,把握好药师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次会议由
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来源:长三角健康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