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表示这种现场示范指导的宣教形式更容易让老年人理解和接受,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预防老年人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晕厥、跌伤等突发事件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于体位的突然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发的低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站立不稳、视物模糊、软弱无力、晕厥、跌伤等。由于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跌倒事件是不良事件的常发因素。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此外服用a受体阻断剂、利尿剂、抗精神病药物等也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
-1- 体位性低血压预防措施
1. 合理饮食,避免过饥或者过饱。
2. 变换体位时,如起床、如厕、久蹲起立时应缓慢变换体位,要有过渡动作,比如起床时先从卧位到坐位,再从坐位到站位,肢体屈伸动作也不要过猛过快。
3. 尽量少服用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
4. 作息规律,保证睡眠,避免熬夜,中午适当午休恢复体力。
近期,我院器质性精神科通过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病区在院老年患者进行了一次关于“老年人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专题健康宣教和示范指导。
通过集体宣教、一对一宣教、现场示范指导等多种形式使老年患者认识到什么叫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预防。
-2- 起床时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五步法”
护士为老年患者示范指导起床时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五步法”。
示范步骤一:
患者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静卧1分钟,直至彻底清醒。
示范步骤二:
手扶床缓慢起身,静坐于床上1分钟。
示范步骤三:
缓慢移至床尾,手扶床尾栏杆双腿下垂在床边静坐1分钟。
示范步骤四:
手扶床栏杆缓慢起身站立于床旁1分钟。
示范步骤五:
自感意识清、无头晕、无眼前发黑、无腿软等不适方可开始行走。
约有40余名在院患者及家属分批次参与了此次健康宣教,大家纷纷表示这种现场示范指导的宣教形式更容易让老年人理解和接受,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预防老年人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晕厥、跌伤等突发事件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