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肾结石患病率:系统评价

2022
10/30

+
分享
评论
医学镜界
A-
A+

肾结石在中国普遍存在,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Wang W, Fan J, Huang G, Li J, Zhu X, Tian Y, Su L. Prevalence of kidney stones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Sci Rep. 2017 Jan 31;7:41630. doi: 10.1038/srep41630. PMID: 28139722; PMCID: PMC5282506.

中国肾结石患病率:系统评价

中国肾结石患病率的数据仍然缺乏。我们进行了目前的荟萃分析,以评估 1990 年至 2016 年中国大陆的结石患病率。共纳入 18 篇文章。汇总的总患病率为 7.54%(95% CI,5.94-9.15)。<20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0.27%、3.15%、5.96%、8.18%、9.14% , 和 9.68%, 表明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此外,男性患病率为10.34%,女性患病率为6.62%,比值比(OR)为1.63 [95% CI:1.51-1.76],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此病。然而,城市地区(6.03%,95% CI:3.39-8.68)和农村地区(7.48%,95% CI:3.39-11。57) 在结石患病率方面没有差异 (OR = 0.84, 95% CI: 0.42-1.68)。1991-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年至今年组的患病率分别为5.95%、8.86%和10.63%,呈上升趋势。需要在中国大陆进行进一步的高质量调查来证实这些发现.

肾结石(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严重影响全世界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它们可引起显着的发病率,包括尿路感染、腰痛、肾积水、肾功能下降等。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是急诊科的常见表现,是急诊医师的常见任务,也是患者的一项重大负担。医疗保健系统1.由于第一次发作后的 5-10 年内复发率高达 50% 2,重复手术干预率高。胱氨酸尿石症患者的平均介入率将达到每人10.6次,由于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低于普通大众3。由于主要劳动力(20-60 岁)处于这种疾病的高风险中,它也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4。总的来说,肾结石病最近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这是一个对人民健康影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容忽视。而且,肾结石带来的经济负担是巨大的;2000年它在美国占21亿美元5。

然而,据报道,肾结石的患病率在世界不同国家有所不同。Romero等人之前的一项研究。据报道,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在 0.1% 到 14.8% 6之间。然而,在亚洲,台湾可能有 9.6% 的人口有患上尿路结石的风险7。此外,根据先前的研究,据报道,全球肾结石的发病率正在增加6、8,甚至在过去 15 年中似乎几乎翻了一番(1988-1994:6.3%;2007-2010:10.3%)美国男性9 , 10. 此外,虽然低于成人,但其在儿童中的上升趋势也令人担忧。有证据表明,小儿肾结石的发病率以每年 4% 的速度增加11。在中国,由于 2008 年的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估计约有 300,000 名儿童被诊断出患有肾结石12。发病机制仍然难以捉摸,但通常结石的形成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肾结石与肾功能丧失密切相关13,现在它已被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与几种常见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如骨质流失、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2 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14。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肾结石患者的数量可能非常庞大。众所周知,全国范围的肾结石流行病学在评估疾病负担和制定相关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调查研究中的患病率从 1.61% 15到 20.45% 16变化很大. 地理省份、调查日期、研究人群等诸多因素容易影响结果;因此,单一研究估计的数据不适合代表全国患病率。此外,多中心研究也不足以概括患病率。因此,为了计算中国大陆人群的结石患病率,荟萃分析的结果可能是合适的。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中国大陆肾结石的全国患病率和特征的荟萃分析。此外,为了调查预防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在我们的荟萃分析中计算了根据性别、年龄、年份、地点和其他一些危险因素的患病率。

讨论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估计中国大陆成年人肾结石总体患病率的荟萃分析。在我们的荟萃分析中,汇总的总患病率为 7.54%。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性别也是患病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男性 10.34%,女性 6.62%)。有几个因素被发现对疾病发展有显着影响,例如位置(城市/农村)、泌尿感染史和教育水平。

肾结石病在工业化国家很常见。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遭受痛苦的痛苦和巨大的经济影响。然而,中国人群中结石病的患病率仍不清楚。此前,曾多次尝试表明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结石流行情况。与这些结果相比,我们的估计(7.54%)是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证据。比Zeng等人的报告略高。2013 年一项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显示,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膀胱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患病率为 6.5% 33. 这种差异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由于 Zeng 研究中男性受试者相对较少(3792 名男性对 5518 名女性)。另一项包括 1,169,651 名城镇居民的大样本健康检查调查显示,2008 年总体患病率为 4.0% 34,但来自健康检查对象的数据可能缺乏非随机样本人群的代表性,这可能导致选择偏差和对患病率的低估.

越来越多的患者

据我们所知,关于中国人群肾结石患病率的第一份报告是 1977 年在广东省,估计为 1.16% 35。根据我们荟萃分析纳入的研究,估计广东地区患病率为7.70%,全国患病率为7.54%,表明过去几十年患病率增加了5倍以上。这种增长也出现在世界其他国家。美国的患病率从 1970 年代的 3.8% 上升到 1990 年代的 5.2% 和 2000 年代的 8.8% 9 , 10. 德国的调查也发现了这种现象,1997 年到 2001 年,结石患病率从 4% 上升到 4.7%,65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从 6.8% 上升到 9.5% 36. 目前的荟萃分析显示,迄今为止,1991-2000、2001-2010和2011年各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5.95%、8.86%和10.63%,呈上升趋势。对这种增加的一种解释是,无症状结石的阳性率随着成像设备的使用和发展敏感性的增加而增加。另一种解释是,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发展和快速的经济变化,采取了更加西方化的生活方式,这可能导致结石病负担不断上升。因此,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患病率将会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增加

医疗保健的整体改善导致老年人人数增加。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以前的研究类似34,在这项荟萃分析中发现结石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 20-30 岁年龄组(3.15%)相比,60 岁及以上年龄组(9.68%)的患病率几乎增加了两倍。年龄趋势的病理生理解释复杂,预防价值有限。一方面,一些全身性疾病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症,这些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37. 另一方面,饮食因素(如大量摄入动物蛋白、钠和蔗糖)可能会增加钙的排泄,而与钙的摄入无关,这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38。与此相关的是,由于老年人的味觉退化,调味品的摄入量较高。此外,老年人群中较高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也增加了肾结石的风险39。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以评估老年人群中的危险因素。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以往的研究表明,2000 年之前世界各地的结石病总体概率不同,亚洲为 1% 至 5%,欧洲为 5% 至 9%,北美为 13%,沙特阿拉伯为 20% 40 . 这一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尽管在 19 世纪最后 25 年,发达国家的患病率翻了一番甚至翻了三倍。尽管有多种原因,但据报道,结石的形成与肥胖和饮食成分密切相关41。高肥胖率和高动物蛋白摄入量以前仅被认为是西方人的危险因素;目前,这些风险因素在中国人群中变得越来越普遍42. 此外,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诊断程序的改进和环境变化都对这种修改做出了重大贡献6。

现有的性别差异

从历史上看,肾结石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常见。然而,最近的证据表明性别比例发生了变化;总体男女发病率从 3.1 降至 1.3 43。此外,一项基于全国住院患者样本的研究表明,在 1997 年至 2002 年期间,该比率从 1.7 下降到 1.3 44。我们的荟萃分析估计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 10.34% 和 6.62%(OR = 1.63)。与1950年代肾结石患者的性别比例(380/139)相比,性别差距仍然存在,但已明显缩小。这种变化可能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首先,肥胖/超重与肾结石风险增加相关45,最近被发现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常见46 . 其次,与结石形成相关的饮食习惯,如高摄入动物蛋白、高盐摄入和低钙摄入,以前在男性中更为常见。相同的饮食习惯现在在女性中很常见,也促成了这种变化47。第三,压力性生活事件被认为与症状性肾结石的发病率有关48.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我们认为好女孩不应该知识渊博,女性应该呆在家里而不是外出打工。女性在过去几十年取得的社会进步,让她们的生活压力更大。在某些情况下,女性比男性承受更多的职业压力。

区域分布的考虑

肾结石病的总体患病率在世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同样,中国各省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尚未突出。在这项荟萃分析中,区域患病率从 1.36% 到 13.69% 不等;河北省患病率最低,四川最高。如先前的研究所示,最可能导致流行的气候因素是热量、更浓缩的尿液、阳光、饮食、水硬度、液体摄入量以及肥胖和高血压等合并症。根据这一发现,四川和浙江的高流行可能是由于偏爱茶。高温和阳光可能导致广东、广西和新疆的高发病率。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无法充分解释中国大陆结石患病率的地理差异。就城乡差异而言(6.03% vs. 7.48%),缺乏水或浴室设施可能导致液体摄入量减少,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38 . 需要更详细的证据,如气候、饮食和其他环境因素,以更好地了解肾结石患病率区域差异的潜在原因。

肾结石的其他一些特征尚不清楚,包括结石成分、治疗进展等。改变饮食、体质、治疗尿路感染等都会对结石成分的比例产生一定影响。在澳大利亚观察到鸟粪石比例呈下降趋势,这可能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口中尿路感染的改善49. 在中国大陆,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结石成分的变化,以预防和降低后续结石形成的风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肾结石的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澳大利亚50、英国51和其他国家52观察到输尿管软镜检查显着增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减少。在中国大陆,微创技术已被广泛使用;输尿管软镜手术不仅在成人中进行,在儿科患者中也进行53。

考虑到该荟萃分析的异质性,包括性别、年龄、地点(城市/农村)、泌尿感染史和教育水平在内的一些因素导致了异质性。为了减轻异质性,我们进行了亚组和敏感性分析;我们发现亚组内的异质性仍然很高。其他一些因素,如气候、饮食和环境因素也导致异质性;不幸的是,我们无法从成分研究中获得这些数据。该荟萃分析也有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没有在所有省份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因此只能从中国大陆的八个省份获得数据。第二,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放射影像学的增加将有助于提高无症状肾结石的诊断率;因此,应谨慎解释该荟萃分析的结果。尽管如此,我们在充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这项荟萃分析,并对肾结石的患病率进行了精确估计。

综上所述,肾结石在中国普遍存在,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观察到随着十年的增长趋势。有必要进行旨在评估肾结石危险因素的进一步高质量调查。我们认为,这项研究的结果值得决策者关注,并支持公共卫生政策的规划和实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肾结石,饮食,尿路感染,肾积水,肾功能下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