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无处不在!
2019年笔者曾发过这篇文章,走过几年,经历一些病例可依然觉得大家对于超声在耳前瘘管中的运用不满意。
老一辈的人把耳前的小洞叫做“仓眼”、“聪明孔”、“富贵洞”。这个小洞真正的名字叫“耳前瘘管”,是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耳畸形。
类型主要分为:单纯型、分泌型和感染型。耳前瘘管一般开口于耳前,轻的仅在耳前有一凹痕;重者瘘管可有广泛分支,形成多个盲管甚至可绕到耳后而造成感染。少数患者的瘘管开口于耳甲腔、外耳道或乳突皮肤上,医学上称之为异位耳瘘。平时无症状,或仅有少量白色豆渣样物溢出,但先天性耳前瘘管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后局部红肿疼痛及脓肿形成,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且手术治疗难以彻底清除,术后复发率高达19~40%,手术摘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据国外相关报道,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中感染型的比例高达80%,而单纯型和分泌型合计占据20%。
英国NICE指南以及美国CDCSSI指南中均推荐耳前瘘管切除术将脓腔中的脓液进行引流冲洗并切除病变组织,以此预防术后感染。
二维超声对于耳前瘘管主管显示率均为100%,超声能更准确显示耳前瘘管内口盲端的位置,分支的有无及走行;可以提供耳前瘘管的空间形态结构及与周围的关系,在术前的影像检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超声还可以标记或引导瘘管的切除,术后还可以进行切除的评估和愈合的复查。
扫查要点:标记瘘管及分支走行方向、脓肿范围,并告知临床走行深度。扫查时要尽可能扩大范围,不规则的表面注意间接扫查。
瘘口深面局限脓肿,未向其他方向延伸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超声无处不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