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二维心尖切面观察左心室各心肌节段的定位。
来源:超声技术与诊断
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女超人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在超声上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了能够准确地对运动异常的左室壁进行定位,认为地将左心室心肌分割呈多个节段,这些节段的划分与心肌质量相当,从而实现了超声心动图及其他不同成像方式的统一,以便于标准化的交流。
左室心肌节段的划分有许多种模型,比如9段模型、16段模型、17段模型、18段模型和20段模型等,本文主要和大家分享ASE提出的16段模型法和17段模型法,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左室心肌节段划分方法,顺带提一下18段模型。
16段分段法是1989年由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提出的,将左心室心肌分为三个心肌环,即基底环、中间环和心尖环,每个环的高度均是左室长度的1/3,其分界点为:二尖瓣瓣环水平至乳头肌尖端为基底环、从乳头肌尖端至乳头肌根部为中间环、乳头肌根部以下为心尖环。
在短轴切面上,将基底环和中间环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占左心室周长的60°),将心尖环水平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占该水平的左心室周长的90°),区域的分割开始于室间隔和右心室游离壁的前交界处并逆时针旋转,这样就形成了16个节段,分别为:
基底环:前壁基底段(1)、前间隔基底段(2)、下间隔基底段(3)、下壁基底段(4)、下侧壁基底段(5)、前侧壁基底段(6)
中间环:前壁中间段(7)、前间隔中间段(8)、下间隔中间段(6)、下壁中间段(10)、下侧壁中间段(11)、前侧壁中间段(12)
心尖环:前壁心尖段(13)、间隔心尖段(14)、下壁心尖段(15)、侧壁心尖段(16)
左室心肌16段模型示意图(各节段与上方文字对应)
标准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各心肌节段的定位,各个节段的数字对应前面的文字,心尖短轴切面通常从心尖处获得,移动探头让其高于传统四腔心切面一个肋间,并将探头向右肩倾斜,以获得右心室尖端消失处的环形切面。
来源:王浩《负荷超声心动图》(第6版)[译]
AHA提出的17段则是在16段的基础,将心尖部分为5个节段,即在前壁(13)、间隔心尖段(14)、下壁心尖端(15)、侧壁心尖段(16)及心尖帽(17)。心尖帽的定义是超出心腔末端的心肌部分。
左室心肌17段模型示意图(各节段与上方文字对应)
标准二维心尖切面观察左心室各心肌节段的定位。为了识别这些阶段,左心室腔(L)被分为3段。第17段(心尖帽)被认为是超出左心室腔长度的一部分心肌。各个节段的数字对应上述文字。心尖部水平括号中的数字表示18节段模型中的节段。
来源:王浩《负荷超声心动图》(第6版)[译]
18分段模型是将心尖环分为六个部分,类似于基底和中间环的分割,我们通过牛眼图来看看三者的区别:
牛眼图:
1、外环代表心底节段,中环代表中乳头肌水平,内环代表心尖水平。
2、16节段中,心底段和中间段的心肌被分为各成60°的相等节段,心尖为各为90°的相等节段。
3、17节段中,在牛眼的中心加入了“心尖帽”,即17段。
4、18节段中,心底段、中间段、心尖段都被分为各成60°的相等节段。
文献来源:
1、王浩《负荷超声心动图》(第6版)[译]。
2、新版关于成人超声心动图心腔定量方法的建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