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医疗器械审评过程中,研发企业借助有经验的CRO提供的技术支持,可以加速审评、审批过程,让产品更快面市。
2014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发布,创新审批通道已经向医疗器械企业开放8年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创新医疗器械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一、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占主导地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并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8年间,我国已批准创新医疗器械180个,其中进口仅10个,国产170个、占比94%,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占主导地位。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医疗器械发展高度重视,在优化监督管理体制的同时鼓励企业创新。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正朝着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据艾瑞咨询数据,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从2014年的29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64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8.7%,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增长的同时,创新医疗器械也已迎来发展机遇。
在2014年,我国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仅1个,2021年已达35个,同比增长34.6%。截至2022年10月11日,今年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已达46个,主要为心血管植介入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医学影像等领域创新医疗器械。
二、创新医疗器械分类格局
国家药监局将医疗器械按照安全性由高至低分为三个等级,分别由三级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根据国家医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医疗器械按产品特性分为高值耗材、医疗设备、体外诊断、低值耗材等四大类。
在已批准的180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中,植入介入类医疗器械占比最多、达46%,体外诊断类为第二大类、占比15%,医学影像、检测设备、治疗设备占比大概相同,为12%~13%。从趋势来看,心血管介入、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板块领跑创新医疗器械赛道。
180个创新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按地区划分,北京、上海、广东占据前三,江苏紧随其后。创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研发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等城市。
三、国家政策支持创新医疗器械研发
近年来,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支持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新型医疗器械产品不断涌现。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人民群众健康管理意识日益增强,催生了超大规模、多层次且快速升级的医疗器械需求,国家大力鼓励并支持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
医疗器械注册流程为注册检验、临床评价和注册申报,简化创新医疗器械审评过程,可以提高产品上市速度、减少研发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研发企业的创新动力。
在创新医疗器械审评过程中,研发企业借助有经验的CRO提供的技术支持,可以加速审评、审批过程,让产品更快面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