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出现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
中药灌肠技术是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直肠或结肠,使药液保留在肠道内,通过肠黏膜的吸收达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泄浊排毒、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中药结肠滴注参照此项操作技术。
适应症
儿科
腹泻病(泄泻)、功能性便秘(便秘)、新生儿黄疸(胎黄病)、小儿上感、小儿肺炎等
妇科
急慢性盆腔炎、不孕不育症、子宫肌瘤
消化科及皮肤科
溃疡性结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癌性肠阻塞等;
寻麻疹、红皮病等
此外,还尤其适用于昏迷病人,呕吐病人,禁食病人,便秘病人
评估
(一)病室环境、温度适宜。
(二)主要症状、既往史、排便情况、有无大便失禁、是否妊娠。
(三)肛周皮肤情况。
(四)有无药物过敏史。
(五)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告知
(一)操作前排空二便。
(二)局部感觉:胀、满、轻微疼痛。
(三)如有便意或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
(四)灌肠后体位视病情而定。
(五)灌肠液保留1小时以上为宜,保留时间长,利于药物吸收。
物品准备
治疗盘、弯盘、煎煮好的药液、一次性灌肠袋、水温计、纱布、一次性手套、垫枕、中单、石蜡油、棉签等,必要时备便盆、屏风。
基本操作方法
(一)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调节室温。嘱患者排空二便。
(二)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三)关闭门窗,用隔帘或屏风遮挡。
(四)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必要时根据病情选择右侧卧位),充分暴露肛门,垫中单于臀下,置垫枕以抬高臀部10cm。
(五)测量药液温度(39~41℃),液面距离肛门不超过30cm,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液,暴露肛门,插肛管时,可嘱患者张口呼吸以使肛门松弛,便于肛管顺利插入。
插入10~15cm缓慢滴入药液(滴入的速度视病情而定),滴注时间15~20分钟。滴入过程中随时观察询问患者耐受情况,如有不适或便意,及时调节滴入速度,必要时终止滴入。中药灌肠药量不宜超过200ml。
(六)药液滴完,夹紧并拔除肛管,协助患者擦干肛周皮肤,用纱布轻揉肛门处,协助取舒适卧位,抬高臀部。
注意事项
(一)肛门、直肠、结肠术后,大便失禁,孕妇急腹症和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用。
(二)慢性痢疾,病变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宜采取左侧卧位,插入深度1~20cm为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插入深度18~25cm;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应取右侧卧位。
(三)当患者出现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
(四)灌肠液温度应在床旁使用水温计测量。
附:中药灌肠技术操作流程图
来源:基层医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