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脑卒中发作,具有极高的发病死亡风险,用于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保护药物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张,除了指南推荐证据之外,确切的临床获益也将成为药品市场规模增长的有力依据。
六日评药市
紧跟上市爆款,分析后期临床研究情况,评估市场回报风险
脑部疾病一直是人类难以攻克的领域之一,关于神经保护剂究竟是救命药还是万金油的争议不断,神经保护药市场受用药循证依据和相关政策影响巨大。
丁苯酞、依达拉奉右莰醇等新药发展迅速,在依达拉奉、奥拉西坦、神经节苷脂等多个老药没落后接棒成为神经保护药中的定海神针。除此之外,与奥拉西坦同为γ-氨基丁酸类似物的吡拉西坦也相继获得多个指南推荐用药,逆势实现市场增长。
从益智到神经保护,吡拉西坦“过度重复”仍不乏热度
吡拉西坦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疾病、脑外伤以及各种中毒性脑疾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和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也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
有研究发现,吡拉西坦可以结合磷脂膜上的极性基团,形成药物-脂质复合物,因此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和流动性,保持膜稳定性,并使膜和跨膜蛋白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结构,维持膜运输、分泌以及受体结合、信息传导等正常的生理功能。
作为一种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吡拉西坦还能增加大脑对营养、支持性物质的吸收和储存;活化大脑细胞、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大脑受损功能的修复,同时提高大脑皮质抵抗缺氧的能力,改善因缺氧引发的记忆损伤等症状,增强患者记忆与其他大脑功能。
1971年UCB正式推出吡拉西坦,作为不引起镇静或刺激而调节认知功能的益智药物。此后经过不断的开发,吡拉西坦各种剂型陆续在各地上市。国内吡拉西坦属于过度重复品种,口服常释片剂和胶囊剂共有四百多个批件,各种注射剂也有百余个批件。
尽管早年吡拉西坦批产的企业众多,但一致性评价的开展进度比较落后,目前过评企业不多。根据CDE申报结果显示,2022年以来针对吡拉西坦的口服制剂、注射剂均有企业申报补充。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仍有几家企业申报吡拉西坦注射液仿制上市。
注射剂大热,细分剂型市场竞争仍有机会
在治疗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等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或脑功能障碍等适应症时,注射剂相比口服制剂具有给药方式上的显著优势。
截至2021年为止,参与注射用吡拉西坦院内竞争的共有十家企业,后入局的国药国瑞药业和瑞阳制药分别凭借5.1亿和4.9亿元的销售额为注射用吡拉西坦连年持续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两家市场占有率合计接近80%。
吡拉西坦注射液在公立医院内竞争企业的市场格局则较为分散,目前黑龙江福和制药、山东新华制药以及广东鼎信医药年销售额过亿,其余二十家在售企业销售成绩平平,结合目前过评和新仿热情来看,相关企业对于吡拉西坦注射液的市场格局有其特别的看法。
脑血管疾病多发高危,神经保护成新热点
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生、脑卒中、脑血管性痴呆、高血压脑病、颅内动、静脉疾病等多种类型,其发病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烟酒肥胖、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由于血压控制不当、愈后护理,脑血管病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正在逐渐增高。在针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除了抗血小板、控制颅内压等常规措施外,神经保护正在成为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趋势。
(内容引自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神经保护药物通常是指针对脑血管病变或颅脑外伤或引起的的急性反应,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用以保护或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
目前常用的神经保护剂包括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细胞膜稳定剂(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GABA激动剂(吡拉西坦)、神经营养因子等等。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提到,“使用神经保护剂可能减少细胞损伤、增强溶栓效果,或改善脑代谢”,但多种神经保护剂的临床疗效不显著或不确切,目前仍然没有关于神经保护剂的权威推荐。
急性脑卒中用药抢占神经保护药市场高地,多面吡拉西坦保持稳步增长
2021年脑代谢改善药院内市场约合两百亿元,其中急性脑卒中用药丁苯酞逆势增长,成为神经系统明星产品;2020年上市的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在一年之内实现14亿元的单品销售额;胞磷胆碱注射剂起起落落基本得以保持整体市场份额稳定,急性脑卒中用药市场成为爆款摇篮。
从销售额统计图中容易看出,目前常用的神经保护药市场变化非常显著。增长最突出的当属丁苯酞注射液和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目前两药单支价格差别较大,但计算14天疗程的用药费用相近。换个角度来说,从结果可以反推出目前四千元每周期的治疗费可以算是脑卒中患者神经保护的通用费用标准。
2019年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发布,神经系统药物中多款神经保护药遭遇“会心一击”,以市场规模萎缩程度堪称惨烈的奥拉西坦为例,除了被列入重点监控清单,随后又在新医保目录中被剔除医保范围。
还没来得及体会集采降价的残酷,奥拉西坦的常用规格制剂在一个较高的单价水平上,其销售额继连年下降之后又在2020年骤降,自此开始“泯然众人”。结合用药推荐、医保收录和既往市场表现综合来看,奥拉西坦临床治疗的疗效证据不充分,药物再次推广存在难度。
相比之下,同类药吡拉西坦更易通过血脑屏障,获得多指南推荐用于相关症状的治疗或辅助治疗。吡拉西坦个别规格或厂家终端价格较低,结合说明书用量计算14天使用的最低费用仅十几元,但由于各家定价不同,用药费用存在很大的差异。
此外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适应症与吡拉西坦类似,同为上市多年的老药,其最低价逐渐挤出水分接近地板。由于每疗程的最低费用控制在几十到几百元之间,患者可以选择负担较低的方案。
小结
吡拉西坦同时还能用于各种慢性脑血管病所导致的记忆减退或脑功能障碍,用于中毒性脑病记忆和脑功能障碍获得专家共识推荐,针对脑外伤引起的阿尔兹海默症适应症更是被纳入了2018年《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更广的适应症范围意味着其具有更多的市场推广发力点,而要在一片混战的神经保护药物市场崭露头角,能依靠的则是明确有效的临床疗效。由于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脑卒中发作,具有极高的发病死亡风险,用于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保护药物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张,除了指南推荐证据之外,确切的临床获益也将成为药品市场规模增长的有力依据。
从最初被寄望于直击脑内环境的“益智药”,到如今成为用于多种脑血管疾病或脑损伤后记忆和脑功能改善的神经保护药,吡拉西坦凭借注射剂的崛起正处于市场扩张关键阶段,神经保护药未来市场走向值得共同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