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表示:“排行榜给予医院启示,临床能力是医疗机构的根本”。
11月20日,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在上海发布。这是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连续第十三年发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位列《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前五名。全国共有100家医院进入“复旦版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42个专科(前10名)榜上有名。
《肿瘤医学论坛》梳理了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前50名)和复旦版7大区域《2021年度中国医院肿瘤专科声誉排行榜》(各区域专科前5名)及《2021年度中国医院肿瘤专科综合排行榜》(前10),以飨读者。肿瘤科医生可以看到自己所在医院的排行,患者可以根据排行(含区域排名)选择就诊医院进行诊治。
作为肿瘤专科医生,最关注的肿瘤专科排行毫无悬念,五强格局未变。综合排行前五依旧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可谓实至名归。
我们先从肿瘤专科综合榜看起,再到声誉榜,再到全国医院综合榜100强。
2021年度肿瘤科专科综合排行榜
2021年度肿瘤科专科声誉排行榜
七大区肿瘤科声誉排行榜
(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北)
《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
据悉,“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是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的公益性项目,今年是连续第13次发布。当下,在推进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排行榜变化对医院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表示:“排行榜给予医院启示,临床能力是医疗机构的根本。”我国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省级高水平医院等新型服务体系时,应更重视临床专科建设、推进医疗技术创新。
从“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高解春认为,公立医院还需从体系、技术、模式、管理方式等多领域突破。公立医院应加强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将研究平台与实验基地有效结合﹔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临床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重视高质量学科建设,通过常态评估后梳理和替换优势学科﹔还应不断推进智慧医疗和服务创新。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后,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将进一步明确:国家医学中心作为“国家队”和省级医疗“高地”,负责诊治疑难重症,对接国家、区域突出学科﹔城市医疗集团对应地级市,建立网格化紧密型集团,加强慢性病的知晓率、干预度,减少并发症﹔县域“医共体”则做强县级医院、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提高就诊率。
来源: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健康界、肿瘤科医生
版权声明:公众号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能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公众号不承担相关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