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英国公共卫生部和皇家全科医生学院表示,每天只需快走 10 分钟,就可以将过早死亡的风险降低多达 15%。
提到散步,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老年人的运动,有点不屑一顾。 事实上,散步是最温柔的户外养生,对全身都有好处,比如增加肺活动量、增强心血管功能、促进排便、锻炼关节等。 最近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还明确指出:散步,确实可以预防重要疾病。
散步可以降低多种疾病风险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个团队要求 6,000 多名参与者,每天佩戴健身追踪器至少 10 小时。 研究持续四年后,科学家们确定了活动水平和糖尿病、高血压、胃食管反流、重度抑郁症、肥胖和睡眠呼吸暂停之间的一致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 具体来说: 每天至少走8000步,可以降低患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和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 如果超重的人将每日步数从6,000 步增加到 11,000 步,他们的肥胖风险可以降低64%。
如果是为了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那每天走8,000-9,000 步就差不多了,因为研究显示,参与者的步数达到这个数后,散步带来的好处就没有进一步上升了。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个夸散步好的权威医学杂志。
此前一项发表于BJM的荟萃分析,总结了全球42个权威研究,得出了差不多的结论: 长期出门走走的人,血压显著改善,体脂和体重减少,胆固醇降低,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走路还与全因死亡率的降低有关。一项发表于《柳叶刀·公共卫生》的研究发现: 和步数最低组(3553)相比,最高组(10901)的死亡风险降低了40%~53%。
刷步数不如“有效运动”
现代人在运动上,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化问题。有些人习惯久坐,导致运动量大幅下降;还有一些人热衷于每天晒步数、拼名次,每天走上万步。
那么,到底每天走多少步最科学有效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成年人每天应累计进行相当于步行6000步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但步行时,需要注意区分是专门锻炼走的步数还是仅仅是日常生活中走的步数。 因为慢速的散步是无法达到中等强度运动需求的,就算是走上几个小时,可能也无法满足人体的运动所需。平时上下班、在室内小范围行走所产生的步数是无效的,并不能说明我们提高了身体活跃程度。 要达到中等强度以上。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运动心率:
✦ 健康且体质较好的年轻人,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 / 每分钟;
✦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 - 年龄)~(180 - 年龄)次 / 每分钟。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苟波认为,年轻人为保证锻炼效果,可根据身体情况,每天专门健走40分钟~60分钟。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号,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
健步走的最佳时间为晚上的5点至8点,上班族时间受限,可利用下班回家路上的时间多走走。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那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走快一点。
2018 年英国公共卫生部和皇家全科医生学院表示,每天只需快走 10 分钟,就可以将过早死亡的风险降低多达 1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