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系列】(一)确认文献的研究类型

2022
12/04

+
分享
评论
月似当时
A-
A+

meta分析可以同时整合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

最近要搞个meta分析,看看某药物在某类患者人群中临床效果到底如何,纯属个人兴趣。

之前看过很多Meta分析,但自己没上手过,所以还是做一下前期准备吧。

文献检索就略过了,必须查全查准。当然,先得确认这个选题的Meta国内外最起码好多年没搞过了,然后近几年又出来较多的研究。

好的选题应有争议性、新颖性、实用性,这些直接决定了研究的高度和价值,也涉及到了工作量和文章投稿的难易程度。笔者的选题争议性似乎不大,有点一边倒的态势,但值得尝试去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然后动作要快,否则真卷不过那些神人们。不过笔者倒是不急,因为的确是个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而且发篇Meta对于咱来说,又能怎地。既然要做还是做好吧,学习一下思维和套路。

检索下来,初步排除一遍,中英文各留下十来篇,英文里还是中国人发的多,因为这药老外停了,目前只有国产了。

这一点就非常尴尬了,筛选文献一定会是一个辣眼睛的活儿。

然后就是精读、筛选、评价文献了。

13191669683872329

先把他们归归类吧,重点就是确认是RCT还是队列,当然队列也分前瞻队列和回顾队列。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具有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临床试验设计、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倚,平衡混杂因素,提高统计学检验的有效性等诸多优点,被公认为是评价干预措施的金标准。

RCT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设置对照组(control),研究对象的随机化分组(Randomization)和盲法试验(blind)。

队列研究则是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观察两组或多组成员结局(如疾病)发生的情况,比较各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这些因素与该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国人的文章,估计是回顾性队列研究较多吧,RCT自然都是前瞻了,当然双盲的RCT估计难。

由于回顾队列混杂控制能力明显不及RCT,是不是RCT一定优于回顾队列呢?或者meta分析只用RCT才好吗?

77771669685180136

实际上现在的meta分析已经有框架可以同时整合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和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专家说用贝叶斯分层模型来处理,可以把观察性研究的结果作为先验值来估计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后验分布,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得到一个更加全面的结果。

57881669686219312

好吧,吃下这颗定心丸,这两天先完成第一步,快速过一遍文献,把作者、单位、样本量以及研究类型先确认完了再说。

切记:当原始研究质量不高时,Meta分析可能无意义,合并的结果还会遭受“垃圾进、垃圾出”的质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META,Meta,RCT,观察性,文献,分析,研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