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量表是适用于队列研究的一个常用质量评价工具。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将一群(组)研究对象(队列)按照是否暴露(exposure)于某研究因素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随访观察适当长的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疾病(或时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从而判断这个(些)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按其研究时间的起止点(时序),又可分为三种设计模式: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和双向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是指以过去某个时间为起点,收集基线和暴露资料,以当时人群对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将其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追踪观察到现在发病或死亡的结局情况,以研究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设计模式又称为历史性队列研究(historical prospective study)。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前提是过去有关暴露与发病的记录必须准确和完整。尽管收集暴露与结局资料的方法是回顾性的,但究其性质而言仍是从因到果的研究方法。
对于非暴露组的设置,临床研究中通常多在同一群体中进行,谓“内对照”。
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是适用于队列研究的一个常用质量评价工具,其通过三大模块共八个条目的方法评价队列研究。具体包括研究人群选择(selection)、可比性(comparability)、暴露(exposure)/结果(outcome)评价。NOS对文献质量的评价采用了星级系统的半量化原则,除 comparability最高可评2星外,其余条目最高可评1星,满分为9颗星,分值越高提示研究质量越高。
NOS有自己专用的网站https://www.ohri.ca/programs/clinical_epidemiology/oxford.asp
图片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年 第4期
(人家杂志当年搞了个meta分析系列,可学习)
具体实操估计会纠结,没有具体定义和限制,这主观性也太强了,打分可按下图来。
果不其然,大咖们也在说NOS也是有待改进的。也就是说,可能是在用不靠谱的工具评价不靠谱的研究...
如果你在使用NOS量表的过程中感到困惑,那么完全可以看看这篇文章,这样可能心里会舒服点。笔者觉得中国统计学大佬们完全可以原创个量表出来啊。
基于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中国吸烟队列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期刊论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ISTIC PKU -2021年6期
实操起来,对照着打分,其实也还好。比如说针对一些样本量不大的临床型研究,什么叫暴露组的代表性?最起码是同一类型或者亚型的疾病,年龄性别之类不能差异太大,地区民族职业教育程度之类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反而组间可比性还是要具备的,也就是匹配的对照组在基线水平上与观察组是不能存在差异的。比如下面这篇,人家都描述出来了,说有可比性,那对于咱用NOS评价来说再好不过了,因此这一项直接给2分。
总的来说,期刊质量高,收的文章好,人家作者自己又何尝不会关注“隐形”的NOS?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