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基础之上,IVT 后最初 24 小时使用银杏内酯是安全的,不增加出血风险,还有可能改善预后。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AIS ),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背景和目的
静脉溶栓(IVT) 是目前治疗AIS的首选方法,基于临床对于提高静脉溶栓总体疗效的需求,以及银杏内酯抗氧化、抗炎和抗血栓作用机制对于静脉溶栓总体疗效的增强。由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楼敏教授团队牵头的GIANT研究将银杏内酯注射液与阿替普酶联用,旨在探讨联合用药对接受静脉内(IV)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该研究近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IF5.9879)》(药理学前沿)上。
方法
这项集群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24个中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静脉rt-PA治疗(IVT)后的最初24小时内随机接受静脉注射银杏内酯注射液或对照组的干预。
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90天的临床结果,并将其分为良好结果(0-2)和不良结果(3-6)。出血性转化是指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由无症状的梗死区转变为出血区。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定义为脑出血转化并伴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在7天时≥4分的临床恶化,或出血可能是临床恶化的原因。我们进行了逻辑回归分析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分别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与IV rt-PA对良好结果、出血性转化和sICH的影响。
GIANT研究:联合再灌注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
结果
最终纳入1113例患者,干预组513例(46.1%)。
结果1
银杏内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早期就具有改善神经功能功效。
与对照组相比,银杏内酯组的患者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结果(78.6 vs. 66.7%,P<0.01),即90 天时改良 Rankin 量表 (mRS) ≤2。
与对照组相比,银杏内酯组的患者更可能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改善(74.0 与 67.7%,P = 0.02),即(基线 NIHSS-7 天时的 NIHSS)/基线 NIHSS*100%≥18%。
结果2
IVT超早期给予银杏内酯,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银杏内酯治疗与IV rt-PA治疗患者的 90 天 mRS 独立相关(OR 1.498;95% CI 1.006–2.029,p=0.009)。倾向得分匹配后,条件逻辑回归显示银杏内酯干预与90天良好结果显著相关(OR 1.513;95% CI 1.073–2.132,p=0.018)。在2个匹配的队列之间没有观察到出血转化的显著差异(OR 0.885;95% CI 0.450-1.741,p=0.724)。
结论
静脉rt-PA后24小时内使用银杏内酯是有效且安全的,可推荐与rtPA 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内酯注射液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的临床结局。
银杏内酯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早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在规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基础之上,IVT 后最初 24 小时使用银杏内酯是安全的,不增加出血风险,还有可能改善预后。
银杏内酯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可能是 IVT 后最初 24 小时患者可推荐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Front Pharmacol. 2021 Dec 3;12:792136
[2]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4-195.
[3]彭斌,吴波.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09):666-68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