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国内外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降低细胞疗法毒副作用,降低价格,突破实体瘤的瓶颈,让越来越多的晚期癌症患者获益!
目前,CAR-T疗法是近年来最有前景的细胞免疫疗法之一,这项技术在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
随着 2021年阿基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 先后在中国获批上市, 2022年西达基奥仑赛 获美国FDA批准上市,CAR-T疗法已然进入井喷期。尤其是在多种血液肿瘤领域,如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癌种中,表现出不俗的疗效,让许多濒临绝境、无药可治的血癌患者,一大半都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根据ClinicalTrials.gov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22年4月,将近有1800项细胞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相比去年增长33%;其中针对实体瘤的临床试验占比为43%,相比去年增幅为44%,可谓是达到历史新高,超过血液肿瘤的涨幅(相比去年增长25%),这与CAR-T疗法迅速崛起相关!
喜讯!国内首个实体瘤CEA CAR-T疗法临床试验获批!
作为一种“活的”药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细胞)疗法与传统药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与传统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轻了毒副作用。
CAR-T疗法首次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同时,其在实体肿瘤治疗的应用中也展现出积极的效果,显示出 CAR-T细胞治疗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2022年12月14日,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信息,精准生物申报的C-13-60细胞制剂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受理号:CXSL2200478), 拟开发用于经标准治疗后进展或不耐受,现已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晚期末线恶性实体肿瘤。
截图源自CDE官网
据无癌家园小编了解到,C-13-60细胞制剂是一款靶向CEA(癌胚抗原)的CAR-T细胞注射液。癌胚抗原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最初发现于 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 中,后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肿瘤,比如 胃癌、肝癌、胰腺癌(超75%)、结直肠癌(60%) 。一项临床前研究显示,靶向CEA的CAR-T细胞可以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值得注意的是,除低表达于肠上皮细胞外,CEA几乎不在其他正常细胞中表达。因此, 它被认为是实体肿瘤极具治疗潜力的一个靶点。
例如,第三军医大学钱程教授团队曾报道了CEA CAR-T细胞在1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其中7例患者疾病稳定,2例出现明显肿瘤缩小,所有患者均观察到血清CEA不同程度下降。
在之前的新闻稿中报道,临床前小鼠体内研究结果显示,C-13-60具有明显的有效性,有望帮助更多的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患者成功摆脱病痛的折磨。
逐步突破CAR-T治疗实体瘤瓶颈,经改造抗癌效果突飞猛进!
CAR-T疗法用于实体瘤的关键点就是实体瘤靶点的选择,目前目前临床在研的CAR-T项目涉及的靶点分布情况,以2022年最新的全球癌症数据为例,主要集中在GPC3、Claudin18.2、MSLN、HER2、EGFR等热门靶点上。
胃癌、胰腺癌:靶点Claudin18.2
作为国际上首个针对Claudin18.2的CAR-T细胞,CT041从2019年首次亮相就惊艳世界,其显著的疗效展现出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良好治疗前景。
2022年5月9日,科济药业CAR-T细胞产品CT041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杂志上,这也算是首个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的迄今为止最大样本量的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研究数据显示
1. 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48.6%,疾病控制率达73%;所有胃癌患者总客观缓解率为57.1%,疾病控制率达75.0%。
2. 既往接受至少2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1.1%,疾病控制率为83.3%。
除此之外,还有多款靶向CLDN18.2的CAR-T细胞疗法。例如,由传奇生物研发的LB-1904,用于治疗胃癌或者胰腺癌,目前已经进入临床I期试验。此外,我国还有多款针对Claudin18.2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招募中。
肝癌:靶点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2022年8月18日,科济药业宣布,《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其自主研发的靶向GPC3的CAR-T细胞候选产品CT011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长期生存案例报告。
此项研究报道了1名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在接受GPC3 CAR-T细胞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后获得了完全缓解(CR)和长期生存。
这是一名患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的60岁男性,CT011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耐受性良好。患者从第3个月开始达到部分缓解(PR),并在第一个 CT011 输注周期后的第12个月达到完全缓解。肿瘤超过36个月(超3年)没有进展,在第一次输注后保持完全缓解状态超过24个月。
结直肠癌:靶点GCC/GUCY2C
2022年4月19日,上海斯丹赛生物宣布,其开发的实体瘤CAR-T产品GCC19CART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在ASGCT会议上,斯丹赛介绍了关于21例患者的最新临床数据,其中13患者以1级剂量(1x106 cells/kg)入组,8名患者以2级剂量(2x106cells/kg)入组。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1级剂量组客观缓解率(ORR)为15.4%(2/13),2级剂量组客观缓解率为50%(4/8)。
除了靶点GCC外,结直肠癌另外一个有效靶点GUCY2C也是近期研究热门,中国有一项针对7名患者的小型 CAR-T 研究,以结肠癌标志物GUCY2C为靶点。该研究发现,2~3 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
胰腺癌、卵巢癌、间皮瘤:靶点MSLN
【间皮瘤】
大多数CAR-T细胞疗法需要靶向癌细胞相关膜蛋白,而上海细胞集团运用一种新的方法除了靶向癌细胞相关膜蛋白,同时还分泌抗体改变肿瘤周围的微环境,这种方法源自由羊驼、骆驼自然产生的“纳米抗体”,羊驼体内的“纳米抗体”帮助CAR-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
此项临床试验共纳入10例晚期复发/难治性间皮瘤患者,所有患者至少接受过≥2线化疗线失败。7例患者分别接受了1至2次aPD1-mesCAR-T细胞回输,回输剂量范围在1×106~1.5×107CAR-T/kg,6例完成了回输后安全性和初步疗效评价。回输后的28天,患者接受增强CT或PET-CT评估产品的初步疗效。
6例己可评价的间皮瘤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例,客观缓解率为50%;在PD-L1阳性≥5%的间皮瘤患者,获得客观缓解3例,客观缓解率达到100%;截止发稿,入组的所有间皮瘤患者回输后,持续生存,最长生存时间已达22个月,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持续无瘤生存已超过15个月,在完全缓解患者的外周血中持续检出CAR-T自分泌的PD-1纳米抗体达9个月。
临床研究表明,自分泌PD1纳米抗体间皮素CAR-T细胞能够通过减少肿瘤负担和延长生存期给复发/难治性间皮瘤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尤其是PD-L1阳性的肿瘤患者,实现了肿瘤清除和长期无瘤生存。
【胰腺癌】
国际知名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刊登了我国医学研究者们的一项成功改造CAR-T技术的临床研究,研究中提及的CAR-T产品选择的靶点有mesothelin(MSLN,又称为间皮素,可以应用于多种上皮癌症,比如恶性间皮瘤、胰腺癌、胃癌、卵巢癌等)。
其中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的是静脉回输的CAR-T治疗,治疗后全身的病灶,基本都实现了代谢活性完全消失。
典型病例
受试者GD-G/M-005 是一例具有 MSLN 表达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该受试者进展为局部淋巴结转移(24×33 mm)(图c)。抗 MSLN-7 × 19 CAR-T 细胞首先通过肝动脉输注,当晚伴有高烧,没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 或神经毒性。随后,他每1~2个月接受一次抗 MSLN-7×19 CAR-T 细胞的静脉输注。
直到增至CAR-T细胞输注的5倍,CT分期显示他在治疗240天后达到完全缓解,测定的淋巴结为8.3×9.6mm,并未见其他肿大的淋巴结(图C),患者此时病灶完全消失,保持正常状态。
靶向MSLN(间皮素)的CAR-T细胞疗法及CAR-NK疗法临床试验正在招募患者,有意向的间皮瘤患者及其他实体瘤患者可通过无癌家园医学部(400-626-9916)提交病理报告、治疗经历及住院小结等资料初步评估是否可以采用此疗法。
任重道远,CAR-T疗法将为更多实体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截至目前,国内开展的CAR-T临床试验数量已经超过500项,居世界第一,这也是中国首次在一个新药研发领域走到国际前列。其中,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仑赛、斯丹赛生物的GCC19CART、科济药业的Claudin18.2 CAR-T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此外,还有多公司在布局新一代CAR-T以及异体CAR-T技术,初步数据优异,有望获得全球市场。
2021年我国迎来了细胞免疫治疗的元年,作为先锋的CAR-T疗法,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CAR-T疗法主要在于改造T细胞来使其识别肿瘤细胞的特殊靶点,理论上,可以有无数种针对不同靶点的CAR-T疗法,这意味着蕴含着无限可能。
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国内外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降低细胞疗法毒副作用,降低价格,突破实体瘤的瓶颈,让越来越多的晚期癌症患者获益!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转载需授权
参考文献
1.https://www.cde.org.cn/
2.https://ir.allogene.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allogene-therapeutics-rd-showcase-features-hematologic-and-solid
3.https://aacrjournals.org/clincancerres/article/26/15/3979/82521/Chimeric-Antigen-Receptor-Glypican-3-T-Cell
4.https://clin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20/05/05/1078-0432.CCR-19-3259
4.https://jhoonl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5-021-01128-9#MOESM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