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根部解剖条件、外科风险是决定手术方式的关键;要“以病人为中心”决策SAVR还是TAVR;以解剖条件为基础来选择短支架瓣膜或长支架瓣膜;注重瓣膜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
TAVR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随着医疗器械改进,TAVR技术越来越成熟。近期,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蹇朝教授分享了题为“主动脉瓣病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低危、低龄患者的TAVR或SAVR选择”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具体情况, 并作出重要总结。
国内TAVR现状
2022年度,我国已开展TAVR例数6854例(NTCVR,截止10月31日),接受TAVR的患者集中在60岁以上,分布最多的年龄段为70岁-79岁;70岁以下TAVR为1942例,占28.3%;60岁-69岁TAVR为1668例,占24.3%。
2022年度我国已开展TAVR患者外科高风险占大多数,外科低风险患者比例(37.6%)正逐渐增多。
国内经股TAVR进展迅速:针对反流的TAVR治疗、针对二叶式主动脉瓣的各种方案;针对冠脉高风险的“烟囱技术”、“逆穿技术”等;TAVR治疗所有主动脉病变等。经外周血管TAVR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TAVR or SAVR:中国患者
国人主动脉瓣病变区别于欧美国家,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常见,瓣膜重度钙化比例高于欧美国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欧美国家(瓣膜耐久性、再次干预);高血压人口超过一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比例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TAVR治疗手段比国外更具优势。
TAVR和SAVR的推荐
ACC/AHA瓣膜疾病治疗指南中,<65岁患者推荐SAVR优于TAVR;65岁-80岁解剖条件适合TAVR,SAVR和TAVR都可以选择;>80岁解剖条件合适推荐TAVR;凡是血管或其他条件不适合TAVR的均推荐SAVR。
心脏瓣膜外科人工瓣膜选择中国专家共识中关于TAVR/SAVR和MHV的推荐包括:
关于外科换瓣术:
<60岁且预期寿命较长,在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且无抗凝禁忌证或高风险,建议使用机械瓣膜;60岁-65岁接受主动脉瓣置换且无抗凝禁忌证或高风险,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65岁,需要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者,建议使用生物瓣膜。
关于TAVR:
外科手术极高危,或中、高危且≥70岁,TAVR是合理的(I,A);
外科手术低危(STS评分<4%)且≥70岁,TAVR是合理的(lla,A);
60岁-70岁,由心脏团队根据外科手术风险及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lla,B)。
低风险、低龄患者TAVR
PARTNER 3研究对低风险患者的TAVR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TAVR组1年死亡、卒中、再住院率低,重要血管并发症、起搏器新植入、中重度瓣周反流两组无差异;TAVR组一年瓣周轻度反流、新发左束支阻滞、跨主动脉压差高较多。
TAVR组术后2年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卒中、再住院)更低;TAVR组在1-2年间全因死亡和卒中更高;TAVR组术后2年出现瓣膜血栓发病率较高;两组中度及以上瓣周漏无差异;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瓣膜衰败和生物瓣功能障碍无差异。
总结
年龄、根部解剖条件、外科风险是决定手术方式的关键;要“以病人为中心”决策SAVR还是TAVR;以解剖条件为基础来选择短支架瓣膜或长支架瓣膜;注重瓣膜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要前瞻性考虑 这次手术为下次手术留下了什么样的便捷和可能性 。
不同的患者群体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如下:
高危年轻患者进行TAVR(短支架瓣膜)--SAVR—TAVR;
解剖条件不适合的高龄患者进行SAVR(主动脉瓣扩张术【ARE】)—TAVR;
解剖条件适合、并发症可能性极低的情况下进行TAVR(足够大、短支架)—TAVR;相对年轻患者开展SAVR+ARE-TAVR—TAVR。
编辑/排版:医心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