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卫锋教授团队在慢性疼痛发生机制和治疗方式探索、重症医学相关的基础机制探究、脑卒中的治疗靶点等方向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文。
前言PREFACE
岁月荏苒,时光不居,创新中国笃行致远,搭建起广阔的平台,赋予麻醉学更多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国内麻醉学日新月异,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重磅发表,攀画学科发展的崭新蓝图,为行业崛起注入了源源动力。
见微知著,原始见终,为集中展示中国麻醉行业科研新成果,促进麻醉行业不同领域间学习交流,激励麻醉同仁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积极投身学科科研事业,特精选一批颜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以飨共勉。
借此契机,我们也将优秀企业的科研成果、发展规划,及企业管理者的科研感悟集萃汇编,展示中国企业麻醉、围术期产品科研创新成就,供行业内互动分享,推动行业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携手共进、志存高远,共同见证中国麻醉行业科研创新的累累硕果,共同见证榜样的澎湃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
俞卫锋
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系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学组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并担任《麻醉.眼界》、《Anesthesiology》中文版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APS》副总编辑。主持9项并指导科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重点课题和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各一项。以第一负责人承担30项省部级以上课题,主编专著11部。共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40篇,总IF>400分。有多篇发表在JCI、Anesthesiology、Advanced Science、BJA、Pain、Strok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ACS-NANO等著名杂志上。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另获总后勤部“科技新星”、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等各种奖励。
(团队风采)
2021 年至今,俞卫锋教授团队在麻醉学相关的围术期医学领域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论文,论文收录于国际知名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Autophagy,Advanced Science,Theranostics等,领域内顶级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等。
基础研究方面
俞卫锋教授团队在慢性疼痛发生机制和治疗方式探索、重症医学相关的基础机制探究、脑卒中的治疗靶点等方向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文。
在慢性疼痛发生机制和治疗方式探索方面,俞卫锋教授团队联合戎伟芳教授课题组从疼痛与阿片镇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出发,发现雌激素的非经典GPER受体在延髓痛下行调控关键神经元ON细胞上特异表达,并阐明GPER调控痛与阿片镇痛的机制,文章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IF 19.49)。
此外,俞卫锋教授团队与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雨教授团队合作,利用一种有光热特性的二维纳米材料硅烯表面包覆介孔氧化硅作为递送载体,用于负载罗哌卡因实现对小鼠急性疼痛模型的可控长时程镇痛,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 (IF 16.81)。
在重症医学相关基础机制探究方面,俞卫锋教授团队与苏州大学一附院团队发现了MLKL这种假激酶营养缺乏时促进自噬流发生的不依赖于RIPK3的机制,这种机制允许自噬体与溶酶体的适当融合以及随后的物质降解,提示了MLKL在细胞生存、信号传导和代谢中的新作用,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utophagy (IF 13.39)。
此外,团队成员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通过可溶性分子诱导内源性肝祖细胞分化,寻找到了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替代疗法,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杂志Theranostics (IF 11.60)。
在脑卒中治疗靶点方向,俞卫锋教授团队从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免疫调控治疗出发,发现缺血信号会通过作用于CD4 T细胞的RAGE受体,引起ACC1依赖的脂质代谢重编程,进而调控T细胞的亚型分化影响脑卒中预后的机制,文章发表于卒中领域顶级期刊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 (IF 6.960)。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doi: 10.1172/JCI154588
Advanced Science, doi: 10.1002/advs.202202735
临床研究方面
俞卫锋教授团队率先报道了中国大陆地区无痛胃肠镜的开展情况,通过收集2758个医院的相关数据,发现无痛胃肠镜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展比例仍然较低,对于安全性的担忧是患者不愿意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首要原因,相关论文发表于麻醉学顶级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IF 11.72),并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领域内权威教授Cook TM也对该工作发表了述评。
此外,俞卫锋教授团队通过一项随机对照的双盲实验,发现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显著减少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减少该类手术并发症提供了临床循证依据,相关论文发表于麻醉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IF 9.38)。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21, doi: 10.1016/j.bja.2021.01.028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